齐司州眉头皱起,“琼州现在刚刚稳固根基,不宜有大动作,应该保持现有的状态,发展农业而不是发展商业。”
“只有农业发展好了,百姓们有了自己的出路,才能让琼州发展得更好。”
他不赞同地看向姜娇儿,认为她过于激进。
关于纺织厂的事情,姜娇儿心里早有计划,可不单单是发展商业,也包含了农业生产。
但这些,她也不会告诉齐司州。
“齐大人,纺织厂的事情只是一个初步计划,尚未实施。具体的计划还需要细想。”
“不过这些事就不劳齐大人操心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多把心思花在税收上头,好生想想派谁去送税银比较安全,以免到时候在路上出了差错。”
齐司州脸色微微变了变,不虞地看向她。
姜娇儿端起茶盏,“本宫还要看账,就不招待齐大人了。”
齐司州冷哼,起身拂袖而去。
姜娇儿垂眸看着手里蓝底白釉的茶盏,眸光暗了暗。
隔了两天,姜娇儿就听说,齐司州要亲自押送税银回京。
听到消息后,她无声地笑了笑。
齐司州走了,很多事情就能顺利开展起来。
……
转眼,便到了月末。
王府的月例都是在月末发放,各个院子的领头丫鬟都会去管事那里领钱。
东厢房的领头丫头也去了,可却没领到钱,回去和东厢房的人说了一通,海荣春就带着人找上了姜娇儿。
随风帮着清点银子,一盒子一盒子地装好,然后贴上标签交给管事。
每个月的月末都这样,银钱到手分类储存,每个院的数额其实都有定量的,用这样的方式更容易理账。
姜娇儿给的数额宽裕,每个院几乎都能剩下不少。
海荣春站在外头等了小半会儿的功夫,也不见姜娇儿出来,心头更是窝着一团火。
等姜娇儿把手里的事儿处理好后,才带着随风和翠萍走了出去。
“老爷子久等了,今日是月末,府里头该发月钱的,该理账的都堆到一起了。”
姜娇儿看了眼他的桌面,“怎么没给老爷子看茶?”
“王妃,不用了!”
“我老头子今天来,是想问问王妃,为何厚此薄彼!”
姜娇儿脸色惊讶,“老爷子这话何意?”
海荣春冷笑,指着旁边的丫头:“这是我东厢房的管事丫头,今日去管事处领月钱,可管事却不给她!”
“王妃,你这不是厚此薄彼是什么?”
丫鬟一脸委屈,连声附和:“王妃,确实如此,管事的确不愿给我银钱,旁的院子都有,唯独咱们东厢房没有!”
姜娇儿眼珠子转了转,轻笑了声,端起茶盏挡住了唇。
“王妃,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府难不成还要克扣咱们的月例吗?”
“老爷子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本宫向来一视同仁。”
姜娇儿没多说,朝着随风使了个眼色。
随风心领神会,拎着裙摆去了管事处,取了账本回来。
海荣春不知道她这是什么意思,脸色难看,一旁的丫鬟还跪着,双膝跪得发疼,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随风取了账本回来,姜娇儿递给海荣春,“老爷子您瞧瞧吧,这账本上可都写的清清楚楚。”
“这个月的月初,东厢房就取走了一千两银子。”
“其他各院里头,总共加起来都没支出到一千两,你说本宫厚此薄彼,可本宫却实实在在给了银子。”
“至于这银子去了哪儿,用于何处,总不能来问本宫吧?”
姜娇儿云淡风轻开口,目光不轻不重地扫过跪在地上的丫鬟。
“东厢房伺候的都是海家带来的人,余大娘子要走的那几个,也都给了身契,与本王妃再无瓜葛。”
“本宫念着老爷子年纪大了,还有两个吃药的侄子侄女,没有限制东厢房的人账房支钱,可总不能伺候下人的月例,也要本宫掏腰包吧?”
账簿就摆在面前,不容事实争辩。
海荣春脸上一闪而过的尴尬,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姜娇儿懒洋洋地开口:“去请余大娘子来吧,问问她这钱都去了哪里。”
“不用了!”
海荣春猛地打断她,“王妃,这事是我的疏忽,不该没弄清楚情况就上门,下人的月例自然该我们东厢房自己出。”
海荣春眼睛鼓鼓的,压抑着脸上的情绪。
姜娇儿笑眯眯地望着他,“老爷子弄清楚了就好,这关起门来,自家人好说话,可要是传到了外头,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她虽是笑着,可笑意不达眼底。
污蔑她?
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