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顾翎来到首长办公室,首长热情的接待了顾翎,然后就问顾翎想怎么合作共赢?
顾翎把她的想法告诉了首长们,她想开一个研究院,专门研究药物,然后和药品加工厂合作,专门供我们部队上的战士用。
而且,研究所的药物,还可以为部队和我个人创收,何乐而不为呢!
首长听了,也觉得这是个互惠互利的生意,于是就答应了。
然后这些全部交给顾翎负责 。
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年代,一群怀揣着梦想与使命的科研人员,踏上了创建药物研究所的艰辛征程。
这个时候的条件极为艰苦,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火炬般明亮。研究所的选址定在了一个偏僻的小镇,那里有几座破旧的厂房,便是他们最初的“根据地”。
团队的核心人物是李教授,一位年过半百却依然精神矍铄的学者。他带着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每天穿梭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亲自指导实验,鼓励大家克服困难。
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他们就自己动手改造、组装;缺乏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他们想尽办法寻找替代品或者自己合成。每一次的实验失败,都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记得有一次,为了获取一种关键的原材料,团队中的小王和小李翻山越岭,跑了几十里路,去偏远的山村寻找。回来的时候,两人背着沉重的袋子,浑身沾满了泥土,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还有一次,在进行一项重要的药物合成实验时,突然遭遇停电。大家毫不犹豫地拿起手电筒,围在实验台旁,继续紧张地操作,直到实验顺利完成。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他们在一项针对常见疾病的药物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一刻,整个研究所都沸腾了,欢呼声、掌声回荡在破旧的厂房里。
这个年代的岁月,见证了他们的汗水与坚持,也见证了药物研究所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逐步完善。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在艰苦的环境中开辟出了一片希望的天地,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顾翎这段时间忙坏了,在她和李教授以及其他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科研所终于落成。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药厂了,其实,她想把药厂建在老家那里,这样还可以为老家的乡亲们多一份创收。
于是她就把这些告诉了沈之宸,沈之宸也同意,于是两人顾不得那么多,就去找领导请假,说要回老家一趟。
领导也批复了。给了他们一个月的假期。
这边,沈之宸也买好票,是明天的卧铺票。
第二天清晨,顾翎做了很多吃食,随手放进空间,还有给家里人带的特产也随手放进空间了。
这个年代,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田野山川从窗前闪过,远处的农庄升起的渺渺炊烟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火车整个车身都是绿色的,远远看上去像一条气势威武的绿色长龙,我们坐在了靠后车厢的最后一排位置。
因为坐在最后一排,便可以清清楚楚看见整个车厢的状况,坐火车的我,更可以肆无忌惮地仔细观察、上下打量。
坐在前排的人们,有人在小声交谈,有人在闭目养神,我却激动得东张西望四处观看,总觉得眼睛不够用似的。
一会儿看看车窗外的风景,一会儿看看车厢内的情况,哪怕是睡着的人们,在我眼中看来都是如此的新鲜有趣,更毋庸说车窗外闪电般划过的风景。一块块的田野,一片片的树林,一簇簇的花草,就像电影的画面般,在眼前不停闪过。
车厢内,尤其是卧铺车厢每个位置上配备有一个暖壶,里面装满了热水。当茶杯里的茉莉花茶泡开后的香味四溢,乘客们有的陶醉地闻着茶香,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吹着热气,轻轻抿上一口,然后闭上眼睛,细细品味。
卧铺车厢里,人们或坐或躺,在那个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沈之宸静静地躺在卧铺上,望着上方的床铺板子,思绪仿佛也随着列车的晃动而飘荡。
狭窄的卧铺空间,每个铺位上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沈之宸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期待。
昏暗的灯光下,卧铺车厢显得格外宁静。顾翎躺在中铺上,听着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撞击声,仿佛这是一首独特的摇篮曲。
进入卧铺车厢,一股混合着烟草和陈旧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沈之宸找到自己的铺位,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尽量不打扰到其他人。
躺在卧铺上,沈之宸能感觉到车身的轻微摇晃,这种摇晃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让人在疲惫中渐渐放松下来。
卧铺车厢的过道略显拥挤,人们轻声交谈着,尽量不打破这份宁静。顾翎坐在边凳上,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乡愁。
每个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