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请我们大明来为它们主持公道。”
“让他们将安南的那些腐朽的混帐士族们洗净,咱们大明日后,才能省下更多的功夫。”
“况且。”老朱露出了一抹一抹笃定的笑容。“这些人,也比那些士族更好满足,毕竟他们更需要强援,而且……”
“更容易感恩戴德!”
朱肃有些震惊,震惊于老朱对局势的洞察力,以及对安南局面的分析与把控。
确实,历史上的安南在经历了黎季犛篡位、明朝征服、士族叛乱之后,到了最后,反而是出身小豪族的一位名叫黎利的人,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在大明撤出安南之后统合了安南的所有势力,建立了新的独立小朝廷。
无论是现在一手遮天的安南士族,还是庞然大物的大明帝国,在安南都成了输家,反而是现在还不起眼的地方豪强和寒门,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而这些安南的后续,朱肃其实并没有告诉老朱……这一切,都是老朱自己推断出来的!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才是大明如今最需要拉拢的力量。
想来也是……经历了元末乱世的老朱,自身就是从最弱势的底层,一步一步成为了华夏共主。他自然知道要颠覆一个政权,真正的要点是什么。也知道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来自基层的支持。
和他比起来,即便是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也难免略显狭隘。
朱肃也不得不认同,比起朱棣打着大义旗帜介入安南朝政,妄图以强大兵威压服安南的做法,老朱拟定的这套拉拢安南寒门豪强,并借由他们清洗士族、治理安南,更加有利于大明郡县安南之后的长治久安。
而设立“教苑”,将士族子弟与寒门子弟关在同一个地方相看两厌,便是激化士族与寒门豪强矛盾、由大明拉拢寒门豪强的第一步。
不是所有人都有老朱的眼界,自上而下崛起的经历,使得他能够看清连雄才大略的永乐皇帝也没能看到的盲点……拉拢实力微弱的寒门,远比拉拢大权在握的士族更不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毕竟将老朱和黎季犛放在一个层面上对比,都是对老朱的侮辱。老朱能发现寒门这个盲点,黎季犛则定然不会发现。
当然,明目张胆的拉拢手段太过低劣,教苑明面上,还是要维持公平的。毕竟只有在局部体会到公平之后,他们才更能感受到局部之外整体大环境的不公。
而当他们开始对大环境不满的时候,他们就会希望,这份由大明带给他们的公平,能够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安南全境……
……
距离朱肃开设教苑已过去了一月,这一月里,朱肃仍然会对外展开讲学,这些对外的讲学仍然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安南士族子弟趋之若鹜,好蹭一蹭来自大明天朝的“声望”。但各家安南士族中真正执掌权力的大人物们,却已经将目光投注到了教苑内的家族子弟们的身上。
旁听讲学能够蹭到的声望很薄弱,甚至于,入学武曲教苑,成为那位大明周王殿下门生所获得的声望也很薄弱。只有成为周王殿下的弟子,得到周王殿下真正的传承,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得无与伦比的声望。
毕竟,这可是来自大明的周王殿下啊!莫说他是新学的创始人,成为他的弟子在安南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直接成为新学大儒,等这位周王回返大明,他的弟子在安南新学界就是说一不二,任何人都无法驳斥的泰斗。
就说以这位周王的大明亲王身份,成为他的弟子甚至能够蹭到来自大明朝廷的护体金光。日后家族中万一有什么灭顶之灾,这层来自上国的金光简直比免死铁券还要管用。即便是安南皇帝,也断然不敢招惹大明亲王的弟子!
这样多的好处,让这些安南士族们如何能不趋之若鹜?
于是,武曲教苑精英科的士族子弟们,在自家家主的来信督促之下,纷纷开始了内卷。其中,以来自黎氏的黎苍内卷的最为拼命。黎苍深知,自己的父亲之所以将他送来这里,为的就是这个弟子的名额。而且成为这位周王的弟子,对黎氏来说,有着比其他人更深一层的意义。
黎氏要成为安南新学魁首,必须要成为新学魁首,才能够最好的实现黎氏的野心。
为了黎氏登上安南新学领导人的位置,他们黎氏子弟,成为周王弟子是必须的。而他的父亲,恐怕也无法容忍其他士族跨过黎氏,领导安南新学。
想来,若真有士族子弟先于黎氏,成为了周王的弟子,那么那个人也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些时刻,莫名其妙的死于非命吧……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黎苍深知,想要取得父亲的青睐,他就必须更加努力才行。他们兄弟对父亲黎季犛的野心略知一二,而只要父亲的野心功成,且自己能够越过兄长,成为黎氏的继承人,他黎苍,将会获得常人难以想象的地位。
一想到这,黎苍的心里便是一片火热,内卷的动力也更加充沛了。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一月一次的教苑考试,仍旧是那块大校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