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第602章 家国倾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2章 家国倾覆(1 / 2)

苏轼讶然:“竟然是他?”

他曾经做过杭州通判,年少的晁补之曾把自己的诗文给他看过,他看完以后,自愧不如,料想这位年少俊才一定会出人头地。

谁料名声有了,仕途却没有了,党争真是害人不浅呐!

晁补之道:“易安居士的诗词,当时许多男子也是及不上的,何必仰慕我!”

李清照黯然:“当初我为书房莫名为归来堂,想的是安心归隐,吟诗作赋,可国破家亡,一颗心如何能安?”

青州的日子诚然快乐,可十几年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快乐的日子了。

李格非叹道:“这样也好,当今世道纷乱,能够安闲自得,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国破家亡,他是看不到了,可女儿还活着,过几年安生日子比什么都强。

赵匡胤神色阴沉,他已经能感受到风雨欲来,天下将崩的预兆。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大宋。

哲宗心道,先帝怎么就生了赵佶这么个畜牲?

【此后十多年,夫妇二人隐居青州,李清照协助赵明诚撰写《金石录》,这本书的内容大致为李清照与赵明诚所收藏的金石器物,按照朝代做了详细的整理,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文物研究,都有很大的作用。政和元年,赵挺之沉冤昭雪,三个儿子也因此相继重新步入仕途。宣和三年,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郡守,并在任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初稿,李清照也一直在帮忙整理。】

【在莱州的几年,赵明诚春风得意,小有作为,称得上一位好官,但好官不意味着仕途会顺利,赵明诚最终只是平调淄州,此时的李清照已经四十二岁。靖康二年,丧权辱国的“靖康之变”发生,不久后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身为子女,赵明诚于情于理都不能坐视不管,随后南下奔丧。眼见局势愈发严峻,金人不知何时就会来,李清照开始整理家中藏品,并带着这些东西南下避祸,但青州老家还有一些没能带走,都在青州兵变时被焚毁。】

赵挺之皮笑肉不笑地说:“原来我还有沉冤昭雪的一日?”

他死都死了,沉冤昭雪有个什么用?大宋都快亡了,他一人得了清白名声,又能如何?

唯一感到安慰的,就是儿子能够继续走仕途,儿子……赵明诚是个王八蛋,也不知另外两个长成了什么货色。

若他的儿子都像赵明诚一般懦弱,他就是死了也羞于见赵家的列祖列宗。

赵祯愣住了:“原来这赵明诚,竟然还是个好官吗?”

既然是好官,为何能够做出抛弃职责与百姓的事情。

李清照喃喃道:“好官……真是讽刺啊,就是这样一位好官,却做了临阵脱逃的懦夫。”

其实赵明诚并不是个坏人,也不是个奸臣,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无法直面金人的兵锋,无法担起责任,他还是怕死。

死,谁不怕呢?那些被屠戮的百姓,战死的将士,他们也未必不怕死啊!

【李清照再有才华,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带着无数珍贵的古董藏书南下,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乱世中没有秩序,无论是遇见金人还是乱兵,李清照都很难保全自己的小命,更别说那些藏品了。但李清照终究不是寻常的女子,她有才华,也有智慧,她带着十五车的书籍器物一路南下,虽然路途波折,但大体上平安。建炎二年,李清照抵达赵明诚所在的江宁府。在江宁的日子,李清照依旧没有停笔,每到大雪的时候,李清照就会外出远眺,寻找写诗的灵感,还经常邀请赵明诚一起。】

【当然,李清照并非整日里风花雪月,她一直都在关心南宋朝廷的动向,忧心大宋的未来。按照她的想法,肯定是希望朝廷能够北伐中原,还于旧都,一雪靖康之耻,但当时的皇帝是赵构,当日的朝廷也是主战派占上风,赵构那人,一条狗坐在龙椅上都比他强,因此李清照注定要失望了。以赵构为首的主和派一味苟安,不敢北伐,李清照又失望又愤怒,屡次写诗讽刺皇帝的软弱。】

李清照说道:“只有朝中的软骨头才会一味求和,可笑的是这样的人在朝中有很多,皇帝就是最大的那一个。”

赵匡胤怒道:“她失望得太早了!赵构这厮岂非一直在让人失望?!”

赵德昭提醒道:“赵构也曾支持北伐……”

此言一出,赵匡胤的怒火更加高涨:“是啊,他也曾经支持过北伐,可北伐成功了吗?!”

赵德昭默然。

不仅没有成功,名将岳飞还被赵构那厮冤杀了。

岳飞振奋道:“易安居士何必失望,官家如今全力支持北伐,光复中原,指日可待!”

虽然不知赵官家吃错了什么药,但只要让他北伐,就是好官家!

赵官家沉默不语,仿佛天幕上骂的不是他,大臣们也眼观鼻耳观心,假装没有听到天幕的不敬之语。

官家他……最近实在是古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