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给得足够多,还不用他们承担风险!
宁战的大哥,向来走一步算三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在确定,只有成为使团成员,才能光明正大的去东陵后,宁战的大哥就仔细调查了,使团所有的人。
而后,他就盯上了副使。
副使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嫡妻所出,一个是宠妾所出。
嫡子受荫,内荐进了武监,而宠妾所出的庶子……
这孩子说争气也争气,说不争气也不争气。
论刻骨好学,他比嫡子强,在习武方面也比嫡子强,若他是嫡妻所出,副使家的内荐名额肯定是他的,可偏偏他不是。
他只是妾室所出的庶子,哪怕他娘家是宠妾,他爹更偏爱他也没用。
副使嫡妻出身武将世家,家里强硬得很,副使虽宠妾却不敢灭妻,更不敢抢夺嫡子的资源。
再说了,他的嫡子虽然比庶子略差,但也不是没有出息的。
哪怕内荐,武监的要求也不小,内荐能考进武监,本身也是一个好苗子,值得好好培养。
再说那庶子,虽然比嫡子强了一些,可也没有强太多,至少没有强大,凭本事自己考进武监。
这种情况下,副使就更不可能,为了庶子去得罪嫡妻,得罪嫡妻的娘家了。
不得罪嫡妻,就得委屈自己的爱妾和爱子了。
在北庆,是个人都知道,要是考不进武监,想要在武将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比什么都难。
像宁战那种是少数。
宁战那是遇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再有了,宁战的成功也不可复制。
没别的,就是……
北庆被打瘸了。
北庆与东陵那一战,北庆损兵折将、死伤惨重不说,在战败后,还赔给了东陵巨额白银了。
北庆现在要兵没有兵,要钱不钱……小打小闹的灭个匪、清个内乱还行,想要再行大战事,几乎没有可能。
武将想要晋升,就只能上战场、立大功。
没有大仗要打,那些小战事,朝堂上的武将、武监学成的学子都不够分,哪里还轮得到,一个连武监都考不上的庶子。
而且,凭宁战的本事,如果不是北庆皇帝打压,考进武监易如反掌。
副使那宠妾,也是有一点见识的,眼见自家儿子前程没了,等到副使死了,怕是更讨不到好,就天天在副使面前哭。
要副使给他们心爱的儿子想想办法,不能让他们心爱的儿子就这么废了,以后只能靠嫡房施舍过日子。
副使被宠妾哭得苦不堪言,他不是没有想办法,可他真的没有办法。
为了躲避宠妾,副使听闻他们北庆,要派使团去东陵,立刻主动报名。
宁战的大哥,打听到这位副使家的情况,就知道他有机会了。
当然,他不会主动去找副使,他只会让副使来求他。
他不是九皇叔,他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会不求回报地帮人。
再说了,他与那副使有没有交情,他凭什么帮对方呢?
宁战的大哥,让人给那宠妾,透露他们宁家,有三个内荐名额一事,又让那宠妾知道,他想要去东陵求圣水治腿的消息。
那宠妾得到这两个消息,如获至宝,使尽十八般手段,逼得副使来找宁战的大哥。
宁战的大哥,当然会在副使一开口就应下,而是将姿态摆得极高,拿乔了半天,才勉为其难地应下,让那副使感恩戴德。
说服使团其他人,答应让宁战的大哥取代副使,也是副使出的力。
人为财食,鸟为食亡。
只是临时换一个副使,给足了银子,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北庆皇帝在别宫养伤,闭殿不见任何人,没空管宁家人的死活。
再加上,又有已经参政了的大皇子,为宁战的大哥作保,圣上要是不满,有什么后果,他一力承担……
虽说大皇子不受皇帝重视,即使参政,也只能做一些不重要的事,可人到底是皇子,皇子作保愿承担一切后果,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反正有事,就推给大皇子。
于是……
在不用承担后果,又能获得重利的情况下,使团的人都默许了,宁战的大哥代替副使,随同他们一起前往东陵,去参加东陵太子的大婚。
九皇叔收到宁战的大哥的回信时,宁战的大哥一行人,已经在路上。
“如本王所料。”九皇叔一点也不意外,宁战的大哥,会随使团一同来东陵:“倒是没有让本王失望。”
他就是故意的,故意在这个时候提起,他的王妃能治他的腰伤。
这个时候,能让宁战的大哥,光明正大的来东陵,就只有随同北庆的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