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千禧新人王> 第六章 :突然而来的爆火,吓了一跳的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突然而来的爆火,吓了一跳的我(1 / 2)

唱片分成谈妥,自然就要谈到接下来单曲发行的宣发问题。

这年头歌手发行专辑,推广的途径很单一,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

大多数都是靠报纸、电视台、广播来宣传。

陈建添给林想介绍了一个红星生产社负责宣发的人,詹华。

林想脑海中没有关于此人的信息,只好认真的听他们计划。

宣发负责人詹华,也算是音乐圈幕后知名的音乐企划人。

先后在海内外多家音乐机构担任要职。

未来华语乐坛重量级唱片公司“太合麦田”的ceo。

林想听他们聊了半天的宣传计划,说不上哪里好,哪里不好。

就是感觉计划中的宣传还是不给力。

陈建添看林想欲言又止。

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其实,陈建添最初是打算忽悠林想,低价购得《海浪》的发行版权。在他的设想中,一个内地十几岁的学生仔,只要随便撒几万块钱,那不得被这“破天的富贵”给击晕,然后乖乖卖出歌曲或签约,只是聊天后发现,林想没有那么好骗。

整个人言谈举止中,心理成熟度远超他十六岁的实际年龄。

而且人很聪明,城府不低。

“我个人觉得,你们的宣传没有问题,很全面。但是没有吸引人心的特点!”

林想一击即中,指出几人研究的宣传方案。

没有经历过后世互联网宣传的“狂轰滥炸”式的“变态”营销手段,眼下搞宣发的人们相对还是比较实诚。

都按常规套路出牌,在专辑上更多的选择把音乐本身作为重点宣传对象。

这种方法有弊有利。

好的方面在于成功的宣传了歌手的音乐作品。不太好的是对于歌手而言,很多人都面临过一个尴尬的境遇,唱片发行后,歌红人不红!

唱片卖得好,歌手不见得挣得多,大头还是唱片公司得利。

等到歌手合约期满,多数都会在乐坛中销声匿迹。

林想就是换个宣传方式,侧重于宣传歌手本人。

歌红人不红有毛用?那还不是变相帮唱片公司打工。

要知道,歌手的收入,除了唱片公司给予的唱片分成、广告代言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商业演出赚钱。

认识你的人越多,邀请你参加演出的活动才会越多,歌手收获的利益才会最大。

“你是说?”詹华疑惑地问。

“《海浪》作品的质量我们都知道,只要顺利发行,热卖应该不是问题。但怎样才能迅速被更多人关注到?”

“时间就是金钱,专辑前一个月的销量最重要,前期不能在市场上蔓延开来,后期没多大作用,只会被其他歌手的专辑慢慢挤压销售空间。”

林想侃侃而谈。

陈建添、詹华听得连连点头。

这回是真认可林想这小伙子了。

换做一般歌手,公司怎么宣传就怎么配合,完全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就是有,也是不知所云。

林想找来纸笔,飞蛇走象的写下一串大字:天才歌手横空出世,原创音乐杀入乐坛!

一句话霸气又具有关注性!

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陈建添、詹华心理如是想到。

“就这么办,把这句话印在单曲封面!”陈建添立马拍板决定。

“今天就这样吧,改天我们正式签订合同。剩下的关于宣发的事情,阿华会通知你!”

林想点头应允。

他知道唱片发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包括歌手的封面设计、服装造型、电台广播等宣传、唱片的灌溉、录音带(磁带)的制作等等都需要时间。

后来的日子,每逢周末,林想便来红星唱片,配合詹华的工作。

陈建添大手一挥,豪掷巨款,四处奔波联系圈中人脉。

林想也趁机去京城几家电台、广播台、报社进行宣传。

效果如何,敬请期待!

十二月十二日,“双十二”。

当然,现在没有这个购物节的概念。

本着“好事成双”的原则,林想处女作《海浪》正式在这一天面向全国发行。

以京城为圆点,向周边省市逐步铺货。

从这能看出,红星生产社的发行能力还是不错的,起码港澳台,陈建添都能安排唱片发行过去。

北电,表演系女生宿舍楼。

袁丹晨拿出一盒新买来的磁带,拆掉塑料包装膜,放进录音机里。

按下播放键,片刻喇叭里传出海浪的声音,然后摇铃响起。

尽管已经在电台或是广播里听过许多遍,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