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三路大军齐头进,全国动员毕其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三路大军齐头进,全国动员毕其功(1 / 3)

赵括也不含湖,当即下达王命道:

“夫此战者,胜则再无人可挡我大赵一统之势,败则百年之内再无一统之机,乃我大赵自长平以来最大之战役,亦为最艰难之战役,全体军民需尽之全力以付最不利之情境,勠力同心,以达一统之目的。”

四人闻言,齐齐应诺!

赵括继续命令道:“为保障此战顺利进行,组建后勤保障集群,平原君为主坐镇邯郸,吕不韦副之,协调各方,赵国十郡之地,粮草、军械悉数听命,掌运输及征发民壮之事,勿使前线有粮秣之缺!”

平原君和吕不韦闻言纷纷起身应诺。

“组建中央集团军群,李牧为主将,下辖羽林卫、陷阵营、铁浮屠、归义军、平北军之全部,并长平军、泰山军之各两万人,计一十六万三千甲种军;及邯郸(出兵一万)、河内、北郡、代郡之守卒,计三万六千乙种军,加之屯田兵十万,总计约三十万大军。

出邯郸,入河内,后下周邑,迎击可能之诸国联军,其最终战役目标为:其一,灭韩、魏两国而尽吞其地;其二,寻求与秦军或是联军主力之决战,并胜之;其三,自河内而转攻河西,吞秦国河西之地,而困秦国于函谷关内。

当然,第一个目标乃是必达之目标,至于第二、三之目标,可视战场情况而定。”

李牧闻言,激动莫名,这几乎是将赵国的全幅身家托付给了自己,足见赵王对自己的信任之隆!激动兴奋之余,李牧也感到肩头的担子沉重异常。

但李牧到底是李牧,几乎在瞬间就把压力化成了无限的动力,当即应诺道:“多谢我王!必取韩、魏之地献与我王!”

李牧几乎瞬间的表情变化也没有逃过赵括的眼睛,看着李牧最终那一脸坚毅的表情,赵括知道自己没有选错将领。

随即赵括继续给李牧加码道:“军中将领,除了田单将军与王樯将军外,其余将领悉数由卿挑选之,以助卿之功成!”

闻言的李牧倒没有太多波澜,毕竟大军云集,将领尽归也是应有之意,略略沉吟一番后,李牧对赵括一礼道:“愿以将军任武副之,调将军赵启掌铁浮屠并先锋之印,以将军李毅掌军中斥候探马诸事,以尚书郑新为监军,掌军中文书、粮草军需之责也!”

赵括一听,好家伙还真不客气,别的不说,自己的亲信扈从赵启就不说了,掌握着赵国半壁情报网的特务头子李毅也就算了,那如今的郑新可是弃武从文,干工部尚书干得好好的,眼看着赵括就准备把他入阁了,这下好了,又被你拉到军营里去了……

但不得不说,李牧也确确实实的是在彻底地贯彻赵括关于“全力打好这一仗”的决策的。

显然,李牧的安排是周到而缜密的。

任武自不必说,资历比之王樯,甚至是李牧自己都还要老一些,更是故上将军廉颇的心腹之人。任武在,就能压住一片声音,必要之时作为偏师的主帅是最合适不过的。

说到赵启?还有比身材魁梧、蛮力横生却不乏智谋的赵启更适合做先锋的吗?除了赵启这样的赵王心腹,又有谁还能掌握得了“铁浮屠”这样的大杀器呢?

至于斥候、探马之选,还有谁比李毅更懂情报吗?赵鲤?或许他懂情报,但从未到军中待过的他显然并不懂军事情报,至少也比在长平之战、燕国之战中出生入死过的李毅要差上一截。

最后的监军郑新,不仅仅是想要他能文能武的文书统计能力,更是需要这样一位潜邸就跟着赵王括的老人(郑新是赵括的家将出身,因功为上党郡守,后屯田有功,改革官制后入朝为工部侍郎,后晋升尚书。)在侧,以行使监督之权。

当然更重要的是,郑新作为工部尚书,手中掌握着赵国几乎全部的能工巧匠,他来了,也就意味着这些能工巧匠悉数听命,而当此近乎决战之际,抛石车、箭塔、床弩等物,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虽然李牧几乎将赵括手中的能人几乎抽调一空,但赵括能咋办呢,除了同意之外!

当即,赵括抚掌叹曰:“准卿所请!”

李牧大喜曰:“多谢我王!既得诸人相助,末将之信心倍增也!”

赵括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嘱咐道:“有信心是好事,寡人也对爱卿有着绝对的信心。然而有两点,爱卿还需谨记。”

闻言,李牧迅速端正号态度,对着赵括一礼说道:“烦请我王指点。”

赵括显然对于李牧虚心的态度很满意,随即说道:“其一,我军虽以狮子搏兔之态杀入周邑,然不可以为有了三十万大军便可天下无敌,需知光是秦国便有三十万大军,加之楚、韩、魏三国,其兵力必不在我军之下,仍需小心小心再小心。”

“诺!末将定会谨慎行事,小心用兵!”李牧当即应诺道。

赵括再度点点头,说道:“其二,虽然我军以最不利之形态做好准备,然战场之上未必会有如此危机,秦、楚也未必就如同寡人所想的一般在一起做局与我大赵。

故此,在战役初期,该做的欺骗还是要做,勿要单刀直入使秦、楚尽知我军意图;

而若是我军成功欺骗过秦楚,成功占领了韩、魏之土地,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应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