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带着宦者令等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寝殿之中。
而在赵括走后,周围一众宫女皆为主母能的王上宠幸而高兴不已,纷纷上前贺喜。脸色通红,沉浸在喜悦当中的伊妃自然不知道,她的得宠却也引得宫中另一位妃嫔的不快。
在那不远的一所宫殿之中,一双渴望伴随着失望的眼睛,正狠狠地盯着赵括刚刚离开的寝殿。明明样貌灵气,自己都不输于人,为何为大王梳洗更衣的是伊妃而不是自己?赵姬在心中不断地拷问着自己。
“无非是装作柔弱,骗取大王的怜爱!总有一日,要让其知晓,谁方为此宫中主人矣!”嫉妒使人盲目,正在气头上的赵姬恨恨地说道。
只不过,赵姬却不知道的是,在宫殿角落里擦拭着案几的一位心腹宫女,却将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刻在了心里。而不久之后,她的恨意便会通过宦者令,传递到赵王括的耳中。
所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大抵如此。
而赵括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议政大殿。
大殿内,不管支持变法或是不支持变法的,都身着节日盛装,三三两两聚在一团,做着最后的讨论与商议。
就连一直抱病未出的田单以及风烛残年、颤颤巍巍的乐毅等人也齐齐出现在了朝殿之上,更显得此次朝会的荣重与不同寻常。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十几步开外的屏风后的偏殿之内,数百羽林卫已经持刀握剑、埋伏良久,透过屏风间点点空隙,隐约可见点点寒芒。
当然,这世上从不缺乏观察入微与心思缜密之人,早在进入王宫之时,便有人敏锐地观察到宫楼上,门洞旁都加了双岗,初时觉着没什么,许是年前的刺杀之故,又或是新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朝会之故,方才加强了防卫。
只是结合这大殿之内若隐若现的刀光剑影与诡异的气氛,不少赵臣已经觉察出异常:赵王恐怕是动真格的了,此法是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了。
其实,不仅是王宫之内,王宫外大街小巷中,羽林卫也借着巡逻的名义,悄悄地对可能强烈反对新政的官员府邸进行了包围。
而早应该大开的邯郸城门如今却也紧紧地锁闭着,城门官焦急地应付着百姓们的抱怨,而王宫的传令官端坐城门之上,几名羽林卫将其与数卷竹简紧紧护在中央。
潜伏在百姓中的暗影卫们也开始全力施展,各种安抚百姓的同时,也各种透露着关于新政的消息。
内殿中,得到赵启、赵鲤二人“准备妥当”的回报后,赵括对着宦者
“大王到!”随着宦者令一声悠长的叫喊声,大殿上的赵臣门迅速归位,面朝主位,双手抱拳,微微躬身。
随即,赵括缓步登上主位,缓缓跪坐下。
众臣山呼:“大王万年!”
“众卿免礼。”赵括单手虚扶说道。
一通如常的礼节过后,赵括没有再多虚礼,随即对着众赵臣说道:“诸卿皆知今日乃新年第一次正式朝会,寡人也将于今日朝堂之上推行新政,想必诸卿皆欲知晓其究竟面貌耳。平原君……”
“微臣在!”平原君出班应答道。
“开始宣布吧!”赵括点点头严肃地说道。
“诺!”平原君对着赵括一礼道。
随后,平原君上前两步,立于王座阶下,缓缓转过身子,一旁的宦者令刚好将盛满竹简的托盘双手奉到平原君面前。
平原君双手拿起左手侧的第一卷竹简,徐徐展开,高声念读起来。
“王命!”
“接王命!”早已准备好的赵禹、吕不韦、田单、乐毅等人,纷纷带头微微躬身,朗声答道。
而在一众人的带头下,不管愿或不愿,一众朝臣也只能躬身接令。
“新政者一曰:官制策。”
“命曰:官分九品,品分正从,共列九品一十八级,以定尊卑。”
……
“设内阁,总揽朝务,行宰相事。拜,原上卿,平原君赵胜,为内阁首辅!位正一品”
“拜,原亚卿赵禹,为内阁次辅。位正一品。”
“领,王命!”赵禹出班答道。
“赐上将军廉颇入内阁办事!位正一品。”
“赐原相国吕不韦入阁办事,位从一品。”
“领,王命!”吕不韦出班答道,而廉颇还在蓟城之中,自然没有应答。
“内阁列五人之职位,暂缺一人,以待来日。”平原君稍稍顿了顿,继续说道:“列六部,替九卿之职,分朝中庶务。”
“置尚书者一,居正二品;侍郎者二,居正三品。若有兼任,以位高者居之。”
内阁和六部堂官的品级,根据平原君和吕不韦等人的反馈,略略进行了调整。
主要是吕不韦认为与功勋卓著的平原君等人一同为正一品,颇有些不妥,自请降了一级。
而赵括与平原君商议过后,在同意吕不韦的请求的基础上,又将六部的级别压了压,以保证内阁的权威。
“各部职份及尚书、侍郎名单如下!”
“吏部者,掌……”
平原君有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