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保持天竺南洋这条三角贸易线,就必须在天竺弄一个可持续的货物,让我们的船舱能一直装载满。”
季宇他们算是听出来了,胡亥这是不满意天竺商社一直拿他的名声换钱,当然他忧虑的事情也有道理。
他问道:“但天竺的特产只有那些宝石和香料,而偏偏这些货物又没多少分量。而偏偏这些货物又没多少分量。”
王芬道:“天竺不管是粮食,布匹,各种铁质工具农具,就没有一样,比我大汉价格更加低廉,为了找天竺的特产,某曾经连着逛了天竺一个月时间,但除了香料和宝石,某硬是找不到一件可以输入大汉的货物。”
王忠道:“谁让天竺人不争气,我等想和他们做买卖,但他们也没什么货物能卖到我大汉来。”
这也是所有来天竺海商最大的难题,还处于奴隶时代的天竺手工业虽然发达,但你那也只是相对其他的文明而已,已经被徐凡带入工业化的大汉,对天竺而言那是全方面的碾压,就以最便宜的麻布为例,大汉的麻布每匹值200钱,经济危机时期价格更低廉,到了150钱。这些麻布运输到天竺去,即便算上运费卖300钱依旧有的赚,因为天竺的麻布价格高达600钱。
还有天竺的铁矿好,历史上他们以锻造缅铁刀而闻名,这种刀也算是价值千金的宝刀。
但现在大汉的高炉越建越大,铁的价格也被压的越来越低,现在每斤铁值5钱,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而在天竺铁的价格有高有低,但大致是30钱到50钱左右,比大汉这边高了近十倍的价格,这种情况下你让大汉海商怎么办?
他们去天竺最大的感受就是物价高,明明是一个穷的连布都穿不起的国家,但物价却普遍比大汉高好几倍。
对打开了国门的天竺而言,他们面对的情况比大清更加悲惨,当年的大清好歹有丝绸,茶叶,瓷器三样特产,靠着几千年形成的工匠精神,居然完成了手工业对初等工业的吊打,牛牛用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结果发现的是打开了自己家的国门,自己家的金银大量流失到清朝去,这让他们简直是无语到家了,只能耍赖皮的打了一个二鸦,同时用鸦片这种毒物来平衡贸易。
而现在天竺有的东西大汉全有,本地特产的几种香料和宝石又不足以完成贸易平衡,以至于只能靠劳工贸易来维持这脆弱的平衡。
胡亥道:“某倒是想到了一个方法,这些年大汉的棉田虽然一直在扩张,但其扩张的速度总赶不上纺织机增加的数量,导致这些年棉花的价格不断攀升,而棉花这种特产,根据某的调查来看,本就是天竺本土的特产,他们有几千年种植和织布的经验,最开始的时候棉布可是和我大汉丝绸比肩的顶级布匹。”
“天竺也算是地大物博,我等天竺种植棉田,再把这些棉花运回大汉来纺织,让天竺成为我天竺商社的棉田基地,这样我等就不用担心从天竺返回没有充足的货物了。”
胡亥的提议让所有的人都有点心动了,棉布吸汗,透气,耐磨又保暖,各种性能完全是吊打了麻布,这些年大汉大量的扩张棉田,大范围的取代了麻田,棉布大范围的取代了麻布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大汉普通百姓制造衣服的主要原材料。麻布的地位再次下降,被用于各种的船帆布,还有布袋等用途。
当然棉布在各方面的功能能吊打麻布,唯有一点缺陷,那就是棉花的单位产能远远低于麻的产能。
一亩最上等的棉花田大概年产两石棉花,其中还有一半是种子的重量,而麻的亩产一般是2000斤,除去各种杂质,能用于纺织的那也有上千斤。
所以大汉的棉布市场,棉花这种原材料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不说,朝廷因为要保障粮食的产能,一直限制棉田扩张的进度,丝,麻,棉,蔗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数量不能超过本郡县的三成。
毕竟大汉的人口在这20年翻了一倍,要算上各大诸侯国的人口,整个大汉范围内人口数量接近一个亿,如此庞大的人口每年要消耗掉20亿石的粮食,按照大汉现在亩产三石来计算,这需要七亿亩田地来种植粮食,才能保障大汉势力范围内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胡海看到所有人都有点心动,继续说道:“我们只要在天竺种植300万亩棉布,就可以让天竺成为三角贸易当中最稳定的一个点。”
胡亥想了想道:“天竺气候炎热,只有雨旱两季,棉花可以一年种植两次,这样算的话150万亩就足够了。”
季宇道:“150万亩哪里够,以我大汉的市场,即便是300万亩都不够。”
大汉本土最值钱的三种经济作物分别就是甘蔗,棉花,桑树(这里只说占农业田地的经济作物。)而这其中棉花的潜能是最巨大的,白糖是奢侈品,即便是现在大汉的普通百姓也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食用一点。
丝绸也是奢侈品,虽然这些年随着大汉百姓的富裕,是从消费开始向下兼容,大汉很多中产中户都有一些丝绸衣服,但他们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