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法会(1 / 3)

拜会完吴知县的第二天,就是崇福寺的庙会。一早,陈晏君一家就吃完了早饭,陈阿婆带着陈晏君以及陈晏君的母亲和两个伯母,往崇福寺出发。

为了今日的崇福寺还愿,陈阿婆昨日专门让陈晏君沐浴更衣,以示对菩萨的敬畏。

很快陈晏君他们这一行人就到达了崇福寺,来到崇福寺在小沙弥的带领下,他们首先来到了大殿。来到崇福寺的大殿内,陈阿婆对小沙弥说道:“多谢小师傅带路。”

小沙弥说道:“阿弥陀佛,施主不用谢,这是小僧的分内之事,现在小僧已经将诸位施主带到了大殿,小僧先出去了,请诸位施主诚心参拜菩萨。”

听到小沙弥的话,陈阿婆诚心诚意地说道:“信徒一定诚心参拜,请小师傅放心。”陈晏君的母亲和两个伯母也都点头表示会诚心参拜,陈晏君也只得跟着她们一样点头表示会诚心诚意得参拜菩萨。

“那就好,阿弥陀佛。”小沙弥说就离开了大殿。

看到小沙弥离开,大殿内只剩下他们一家人,陈阿婆嘱咐陈晏君说道:“小宝,还愿一定要心诚明白吗,谢谢菩萨保佑。”陈阿婆说完便率先跪到蒲团上,参拜大殿内供奉的菩萨,陈晏君的母亲和两个伯母也都跪到蒲团上诚心参拜起来。

陈晏君也跪了下来,虔诚的祝告菩萨,心里说道:“如果诸位菩萨真的有灵的话,请保佑我今生的家人一生顺遂,无病无灾,保佑我科举顺利,科举之路步步得中。也请菩萨保佑我前世所在孤儿院的院长妈妈和孤儿院的其他孩子们幸福快乐,平安顺遂。

陈晏君就这样跟着陈阿婆她们祝告完毕,陈阿婆又往功德箱里捐了一些香油钱后,陈晏君一行人才离开大殿。

离开大殿后陈晏君问陈阿婆说:“奶奶,为何今日这大殿内,只有我们一家人,怎么没有看到其他求神拜佛的人。”

陈阿婆回答道:“今日是崇福寺的法会,有大师讲经,他们应该是去听大师讲经去了,我现在也要带着你娘和你两个伯母去听大师讲经了,小宝,你去吗?”

陈晏君回到陈阿婆说道:“奶奶,我就不去了,我想四处看看。”

“行,那你就四处走走吧,刚考完试也应该放松放松,不过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走太远,也不能对菩萨不敬,午时我们在崇福寺厢房的院门前汇合。”陈阿婆说完便带着陈晏君的母亲和两个伯母去听大师讲经了。

陈晏君心道,自己还从来没有参观过寺庙呢,今日正好四处看看。怪不得崇福寺大殿如此空荡,原来是都去听大师讲经了。

陈晏君想起前世的时候听人说,这法会乃是佛教仪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乃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代的时候更是盛行此类集会,其种类名目甚多。

据说中国佛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是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场”。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水陆法会是唐代密宗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相结合的产物。

陈晏君在崇福寺四处游玩,这时他走到了崇福寺后山的一片竹林前。只见深邃的竹林,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

看着眼前如此美丽的景色,陈晏君漫步于竹林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给心灵带来宁静与清新。

陈晏君不禁想到杜甫的一首描写春竹的诗,诗名为《咏春笋》。杜甫在诗中写道: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就这样陈晏君独自一人漫步竹林,看着阳光穿过稀疏的竹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让人感到清凉宜人。

时近午时,陈晏君才离开竹林,去崇福寺厢房的院门前找陈阿婆她们汇合。

等陈晏君走到崇福寺厢房院门前的时候,发现陈阿婆她们已经在崇福寺厢房院门前等着自己了,想来是这崇福寺后山的竹林距离崇福寺厢房很是有一段距离,因此陈晏君才多走了会路,时间才稍微晚了一些。

“小宝,你去哪里了,这么晚才回来。”陈阿婆担心的问孙子说道。

陈晏君的母亲和两个伯母也很担心,陈晏君看到她们都是一脸担忧的模样,连忙说道:“我没有去哪,我一直在崇福寺后山的竹林里闲逛。”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你也要注意安全,这崇福寺后山可能有野兽之类的。”陈阿婆叮嘱陈晏君说道。

“放心吧,奶奶,我会注意安全的,我看那竹林应是这崇福寺香客经常去游玩的地方,才进去的,很安全,您不用担心。”

“嗯,那就好,这崇福寺的斋饭不错,现在已经午时了,我们在崇福寺吃完斋饭再回家。”陈阿婆说完便率先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