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甲班(1 / 2)

参加完婚礼的第二天陈晏君就回到私塾继续自己的学习。这次陈晏君走进的是甲班的教室,他刚走进甲班,就看到赵聪在给自己招手,想着自己在甲班也就这一个熟人,于是走了过去。

“晏君,你坐这,我俩挨着”赵聪高兴地说。

“好”陈晏君边坐下边说。

陈晏君坐下后,打量了一圈教室,发现教室内大约二十个学子且学子的年龄大都不小了,除了自己和赵聪几乎都是十六七岁或十八九岁的样子。

甲班学子看到陈晏君的到来,也没太好奇,毕竟一来他们年纪大了,更沉稳成熟,二来他们忙着学习,毕竟这里面有不少人要参加今年的县试。

这时赵聪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王夫子拿着书走了进来,就闭上了嘴,安静了下来。对了,王夫子手里没有拿戒尺,毕竟甲班学生年龄都大了,再打手板不合适,更何况甲班学子也都不需要外人监督,能自觉学习了,不自觉学习的学生也进不了甲班啊,此处点名王富贵。

“陈晏君,你们以后的同窗”王夫子简单一句介绍后就开始上课了,王夫子说完甲班学子就一副了然的模样,心里想着果然是他,陈晏君。

甲班比乙班多学一门制艺即写八股文,陈晏君曾去书肆买过一本《大明纪事》,书中讲开国皇帝原本不想让学子考《四书五经》,但遭到了世家大臣的强烈反对。

于是增加了《明法》和《明算》两科,并且单独开设了明法和明算考试,只是由于通过这种考试的官员官职大都不高,考试的人也不多,只有极个别喜欢算学和律法而又对《四书五经》学习一窍不通的人才会报名考试,即使开国皇帝想改变这种现状或许因为能力的原因没能做到。

到现在为止,历任皇帝基于这是开国皇帝的举措没有废除,但从开国皇帝驾崩后也没有开启,无人主持,无人报名,这种考试已经形同虚设了,正儿八经的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其实算学和律学很重要,只是当时的开国皇帝虽然明白他重要,但又不明白他重要在何处,只是认为学好算学可以去户部,学好律学可以去大理寺或者刑部,培养的人才也比较单一,所以导致这一局面的发生。

如果他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精深研究算学和律学,如同后世的研究院,研究出成果升官加爵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样也不损害世家豪族的利益,反而因为升官加爵的诱惑会驱使他们学习算学和律学。

开国皇帝除了科举考试外还进行了其他改革但也都收效甚微,并且颁布改革法令没几年便因病驾崩了,至于是否真的是因病驾崩还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书中写的是因病驾崩,不过在其驾崩后没几年,继任皇帝就抄家灭族了几个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世家豪族。

继任皇帝吸取了开国皇帝的教训,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改革,现在来看效果还不错,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世家大族权力也有所削弱。

陈晏君从书中看到这些就明白,开国皇帝的驾崩绝不是因为疾病,而是被世家豪族联合害死的,所以继任皇帝才会对他们抄家灭族,毕竟杀害皇帝犯了谋逆之罪。

之所以是过了几年,一来当时皇帝刚继位,根基不稳,二来应该是没有证据。几年后,继任皇帝大权在握,也应该是找到了证据,所以对他们进行抄家灭族,不过又或许是为了皇家颜面,才没有公布出来。

其实陈晏君知道开国皇帝即使多活几年,对改革而言也是毫无用处,或许是他穿越者的身份,太想让国家强大了,所以过于激进,这就导致即使他改革成功了,也会随着他的驾崩,人死政消如同张居正变法。

毕竟损害了世家豪族的利益,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反对。改革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如同现代时候的开放不也先是从沿海到内陆,一步步地进行对外开放,继任皇帝这一点做得就很好。

尽管后世之人,大多认为八股文是科举考试中的一颗“毒瘤”,但是陈晏君本人对八股文并没有太大的反感。

因为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必备文体,学子在学习过程中,所以对《四书五经》进行钻研,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对读书人心灵的一种影响,使得文人群体拥有良好的风气,培养了学生素质。

只是后来由于单一的考试模式,以及固定化的解释标准,通过一篇文章就决定读书人仕途的惊心动魄的方法是错误的。八股文文体本身没有错,就如同后世学生考试只能写议论文,这议论文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八股文呢?

真正的错误是统治者将《四书》作为读书人学习的一大标准,除此之外,其他书籍一概不考,长此以往下去,才限制了读书人学习的多样化,甚至出现不知汉祖唐宗是哪朝的这种可怕现象,真正应了那句“读死书”。

现在虽然算学和律学单独的考试名存实亡,但还是由于开国皇帝的原因,《四书五经》也不再是科举考试的唯一科目。除了《四书五经》、《明法》、《明算》外,史书也是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