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211章 全宋变法,从架空两府三司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全宋变法,从架空两府三司开始(1 / 3)

第211章 全宋变法,从架空两府三司开始!

正月二十七日。

赵祯下诏,擢拔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这是时隔五年后,范仲淹再次位列宰执官。

中书规制变成了一相四参。

而后,赵祯令群臣细阅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共同撰写的《论齐州变法总况书》。

两府三司的主官、台谏官们还阅读了那一竹筐齐州变法总汇文书。

……

二月初一,垂拱殿内。

全宋变法第一次内朝集议开始。

中书、枢密院、三司、台谏、学士院等主要衙门的官员,尽皆到场。

王安石与司马光则是特招入内,当下二人未履新职,仍旧是州官。

官员们各个兴奋。

就连夏竦在入殿前都与文彦博和范仲淹聊了几句变法事宜。

既然反抗不了,便只能加入。

……

稍倾。

赵祯大步走入殿内,群臣齐齐拱手。

赵祯坐下后,面带笑容,开门见山地说道:“近年来,我朝苦不抑兼并久矣,佃户流民、造反剪径之徒不断增多,更有人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已到了不得不变之时。”

“全宋变法之首策,理应是抑制田地兼并之策,而后再逐步实行青苗、免役、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市易,均输六法,富国富民,众卿对此总策可有异议?”

抑制田地兼并之策。

即重新丈量土地,以田地质量优劣、田产数量划分等级,以不同级别,设置不同赋税额度。

此举可逼得大地主阶级分田于民。

减少贫民、佃户、流民,减弱贫富差距,以此维稳底层百姓,使得地方安定。

丈量出来的黑户田地,从免税阶层流出的田地,皆能增加朝廷国库收入。

富国富民,一举两得。

此话刚落,参知政事张方平第一个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异议!”

“不抑兼并虽使得我朝出现大量豪绅地主阶层,将民间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但也并非没有益处。正是因为不抑兼并,土地流转入大量富户手中,才使得田地高产,很多无地之民以经商谋生,促进了商贸发展。”

“臣担心,抑制田地兼并之策颁发后,虽能降低贫富差距,然田地产量恐怕会下降,此外,虽有官招商之策在前,但我朝商贸流动,势必下行!即使此策依旧能富国富民,但使得商贸流动减弱,非好事也。从长远来看,未来我朝的国库收入更依赖于商税而非田赋。”

“臣认为,富国富民的同时,也应再立兴商之策,比如降低商税,以惠商贾。”

张方平虽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做得不长,但他比其他人更懂得商贸的重要性。

这时,吴育站出来说道:“臣觉得张副相所言有理,臣建议在抑制田地兼并之策颁发后,将全宋商税至少降低一成。”

“臣附议。抑兼并后本就不利于商贾,不对其施惠,必造成动乱,如果小商小贩都消失了,那商贸还如何流动!”宋庠开口道。

当即,夏竦也站了出来。

“臣亦附议。官家试想,若汴京城内的小商小贩,包括南郊市集的商贩发现种地可过得更好,他们定会返乡,若不降低商税以及杂税,如何留住这些人。”

“商税绝不可降!”

三司使王尧臣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吓了众臣一跳。

只见王尧臣大步走出,面色阴沉地说道:“官家,当下的国库收支堪堪持平,若贸然降低商税,朝廷立马就会有亏空,实施青苗法需要大量的钱财,而贫苦百姓得田地后交纳田税是否稳定,依旧是未知数,商贸本就下行,以降低商税兴商,实属最差之策,三司恐撑不住!”

“还未富国富民,就先让三司勒紧钱袋子过日子,实乃谬论。臣建议先富民而后再兴商,一同为之,可能两事皆做不好。”

“不不不,富民与兴商必须同行,不同行宛如一条腿走路,根本无法走得长远!”

“长远?现在不是考虑能不能走的长远,是国库能不能支持此策走出去,还未曾吃饱,何能思虑着吃好?”

……

顿时,几位相公激烈地争吵起来。

这已是朝堂议事的常态。

出发点不同,考虑的结果自然不同。

赵祯也是皱着眉头,陷入纠结中。

商税与田赋同等重要,朝廷自然也不能薄商人而厚农户,不然也会出现问题。

而此刻。

一直未曾说话的范仲淹看向不远处的欧阳修,欧阳修也恰好看到了范仲淹。

二人同时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份无奈,可能只有二人知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