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64章 不可思议的组合(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不可思议的组合(求追读)(1 / 2)

第64章不可思议的组合(求追读)

《论一州之变书》下发后,选何州变法成为了朝堂百官讨论的重点。

有人选扬州、明州、苏州、杭州等江南富庶之地。

有人选梧州、桂州、梅州、雷州等南境蛮荒之处。

有人选庆州、秦州、德州、汾州等边境贫苦之州。

还有人主张流经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的地方。

七嘴八舌,各执一词。

还有一些提出选琼州的的官员,那纯粹就是在捣乱。

最后,杜衍和欧阳修拟定了三点要求。

其一,非富裕之州。

其二,非偏远或边境之州。

其三,宜贫富差距较大之州。

这三点要求出来后,可供选择的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许多。

三日后。

有五州之地成为了较为合适的变法之地。

分别是:寿州、蔡州、齐州、郑州、相州。

这五州有两个共同点。

其一,距离汴京皆不远;其二,皆为盛产粮食之地,贫富差距较大。

经过两次朝会的遴选后,寿州与齐州脱颖而出。

最后,赵祯拍板,选择了齐州。

苏良听到变法之州确定为齐州时,只是有些高兴。

因为齐州是他心中的第二理想型。

第一,则是寿州。

苏良的选择理由是,寿州比齐州富裕,变法阻力较少,且百姓较为平顺。

不过齐州也可以,只是民风彪悍了一些。

齐州位于京东路,临靠黄河,下辖四县。

大宋州的级别可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中下、下数等。

齐州属于第五等的上州。

经济实力远逊于同在京东路的青州和郓州。

齐州的粮食作物有麦、粟、黍、豆、稻等,其中蚕桑丝织业和中药种植业也很兴盛。

乃是一个百姓极度依赖田地生活的地方。

苏良在齐州待了近一年,对齐州甚是了解。

此州最大的特点,就是民风彪悍。

穷且好斗。

百姓造反如同家常便饭,不服就干。

一旦日子过不下去,要不跑进山林当盗当贼,要不直接抢夺城内富户。

被抓后,选择当厢兵,当烦了便再逃回家。

反复循环。

在齐州抑制土地兼并,绝对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变法之州已定。

那接下来就是变法的人选了。

主理变法之人,比变法之州的选择更重要。

按照常规,理应选出两人,一人为知州,一人为通判。

通判虽为知州的副职,但却拥有向皇帝直接汇报的权力。

二者相互制衡,共理一州之事。

赵祯对知州、通判的人选,也提出了硬性要求。

其一,必须是进士出身。

其二,必须有卓越政绩。

其三,必须要有变法革新之志。

出身优秀,能力卓越,志向高远。

这三点,缺一不可。

贾昌朝、王拱辰、李定三人,当日就呈上了奏疏。

他们全都建议苏良担任齐州通判之职。

每人的奏疏上,都对苏良大夸特夸,极尽赞美之词,且不重样。

为了将苏良赶出汴京,他们完全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可惜。

赵祯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小心机,直接就拒绝了。

在赵祯心里,苏良更适合担任台谏官。

当下的朝堂,最缺的便是苏良这种敢言敢干还能给自己解闷的年轻官员。

其实,唐介也曾问询苏良是否愿意做变法之州的知州。

但欧阳修一句话道出了苏良的心声。

“景明之才,应为执棋人,而非棋子。”

欧阳修看得很真切。

唯有将苏良放在朝堂,对变法改革的促进性才是最大的。

而苏良也深知这一点,当下他最好的定位,其实就是台谏官。

……

朝堂百官,皆知这两个职位是肥差。

无论变法成与败,选中者都将引得百官瞩目,很有可能成为朝堂日后的宰执之才。

故而。

众臣纷纷上奏推荐自己的近亲故旧,期待日后能够沾点光。

当然,也有一些非常有自信的人,选择自荐。

苏良作为御史,其实是不用参与这种人选讨论的。

但他心中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不吐不快。

此人便是他的同年,当下正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