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第158章 西夏智囊李仁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西夏智囊李仁忠(1 / 2)

西夏。

当卓啰城之战的结果传到兴庆府,李乾顺直接砸烂了他最心爱的一个大花瓶。

皇宫,百官噤若寒蝉。

良久,李乾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莫非真是天要亡我大夏不成?”

濮王李仁忠连忙出列道:“陛下,不必如此!胜负乃兵家常事也!何况,卓啰城还在咱们手中,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

百官也纷纷劝解。

李乾顺摆了摆手,阻止了百官的继续进言。

“必须要搞清楚,那会爆炸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否则,我们就无法继续用铁鹞子对付宋国。”

“失去这张王牌,这一战就艰难了。”

百官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西夏不像辽国那样,在宋国培养了大批的奸细(被金国接收)。对于这些绝密的事情,他们根本无法打探到。

宋朝的皇帝虽然一个比一个软弱,但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宋朝的士大夫却是历朝历代最有骨气的,或许会有议和派,但绝对不会有官员主动向西夏这种蛮夷小国投诚。

不像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明朝,皇帝是硬气了,底下却尽是一帮只考虑自己利益的无耻小人,一个个跪着去舔金钱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何等铁骨铮铮?

崖山之战,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何等悲壮?何等气节?

正所谓崖山之战后再无中国矣!

无人说话,李仁忠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从晋王传回来的详细战况来看。这种东西虽然会爆炸,但威力并不是很大。”

“铁鹞子之所以死伤近半,是因为战马受惊,沦为宋军的箭靶子。”

“臣弟有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

李乾顺急问:“濮王,你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李仁忠缓缓道:“咱们可以让铁鹞子在冲锋之前,先把战马的耳朵塞住!如此一来,战马就不会受惊了。”

李仁忠不愧是西夏智囊,一针见血。

李乾顺大喜:“濮王妙计啊!”

其他百官也露出了笑容,纷纷称赞起来。

李乾顺大喝道:“来人啊!立刻快马加鞭赶去卓啰城,将这个妙计告之晋王!”

“喏!”

解决了铁鹞子的后顾之忧,君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场仗,还有得打!

“宋国另外两路大军的动向如何?”李乾顺问。

李仁忠如实禀告道:

“宋国左路大军大概七万人,在宋将韩世忠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了西凉府,直奔凉州城而去。看其意图,是想打下凉州城,截断咱们沙州军司、西平军司和甘肃军司的东向之路!”

“宋国右路大军大概八万人,在宋将刘锜的带领下已经到了韦州城下,和咱们保泰军司和静塞军司五万人对峙中。”

“根据我们的分析,这路大军应该是朝着夏州而去!”

他郑重道:“陛下,宋国这次的战略很明显,就是要全面压缩咱们大夏的生存空间,以国力来碾压咱们!”

此话一出,百官都倒吸一口凉气。

看来,这次宋国是玩真的!

李乾顺冷笑道:“宋国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撑死!”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问:“咱们的兵力能够应对吗?”

李仁忠想了想,道:“陛下,咱们在左右两路都布置了十万大军,虽然大部分都是地方厢军,擒生军只是小部分,但若是据城而守,问题不大。”

李乾顺皱眉道:“濮王,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一战,咱们拖不起啊!”

李仁忠拱手道:“陛下,且先不要着急!咱们拖不起,宋军深入大夏,战线拉长,同样也拖不了多久。”

“咱们可以先据城而守,等宋军松懈,咱们再派精锐骑兵去断敌粮道,宋军不攻自溃矣!”

李乾顺鼓掌道:“好!濮王此计稳妥!咱们就先让宋军嚣张一会儿。”

最后,他望向地图的北方。

“濮王,耶律大石的动向如何?”

“陛下,耶律大石三万铁骑已经从阿尔泰山脉南下,绕过了威福军司驻守的兀刺海城,继续南下。”

“接下来辽军有两种可能行动,一是直奔兴庆府而来,不过还要面对强镇军司的阻拦;二是东向攻打夏州,配合宋军的右路军。”

“目前,还不清楚耶律大石会选择哪一种行动。”

李乾顺皱起了眉头:“濮王,你猜测耶律大石会如何行动?”

李仁忠沉吟道:“陛下,若是臣弟,臣弟会选择东向配合宋军攻打夏州。”

“为何?”

“因为若是直接进攻兴庆府,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