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女生耽美>谍与战> 第199章 泰安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泰安镇(1 / 2)

“不见得!少爷,我打听了,崔家这次出手,就是要彰显恢复昔日豪门的荣光。毕竟,崔家被日本人打压了好几年,失去的太多了,尽量的要争取回来。

洪家和崔家的性质差不多,洪家是在泰安镇出手,购置耕地,准备种植罂粟。

其他的几个豪门暂时还没动静。”

许大茂的情况可是打听到了不少,为吴子墨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间谍的世界,包罗万象,不止是军事情报,涉及的面很广的才行。

没准哪方面的信息,涉及到的情报,就是打击小鬼子的重要机会。

何况,山里的‘蟠龙山抗日义勇军’,除了打仗,最重要的还是要吃饭的。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可没有根据地,想吃饭,就得去打劫小鬼子和地主豪绅之类的。

情报这玩意,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诸多的信息为基础,情报才有基础。

“大茂,这洪家倒是鸡贼的很。”

“是啊,咱兴安县新成立的镇子里,只有泰安镇距离蟠龙山比较远。‘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要想攻击泰安镇区域,涉及到敌人的军营、哨卡之类的就比较多,难度太大了。

少爷!我听说,兴安县又移民来了上万人,几乎都安排到泰安镇那边去了。

泰安镇说是有不少的地头适合开荒种地,这么多的劳力来了,怕是能开垦出十几万亩耕地出来。”

这时期的东北开发程度也就一般,地广人稀,又没有大型的农业工具,开发的难度是不小的。当然,要是当地政府真的支持,有足够的人力的话,开垦新的耕地,倒也问题不大。

这时候的东北三千万同胞很多吗?

二十一世纪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东三省(9851万人)就将近一亿人口了。所以说,满洲国时期的东三省,地广人稀,一点都不为过。

“大茂,泰安镇真的没机会吗?”吴子墨倒是不觉得,当初打彭城的时候,大家不也觉得异想天开吗?

泰安镇距离蟠龙山比较远,的确不适合山里的队伍攻打。包括早期牛逼的三清寨土匪,也没打过泰安镇区域的村子。

那时候,相对安定平和的泰安镇,可是兴安镇镇公所最重要的赋税地。

没办法,小鬼子没来之前,三清寨的土匪嚣张的把蟠龙山就近的十几个村子化为自己的地盘,自己收税,那时候的兴安镇镇公所也没辙的。

现在呢,三清寨的土匪估计是拉倒了。

可是,抗联独立师来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也开始闹腾,小鬼子围剿了多次,抗联独立师和‘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还活着呢。

所以,小鬼子大力发展远离蟠龙山区域的泰安镇,倒是合理的思路。

吴子墨甚至怀疑,未来,小鬼子会把蟠龙山就近的十几个村子都会迁移到内地的泰安镇去。

历史上,小鬼子不是没这么干的。

为了针对抗联,担心山里的抗联同化就近的村民,也担心,就近的村民接济抗联的队伍。小鬼子多次进行人口迁徙。

后来的‘集团部落’政策,就是这么诞生的。

小鬼子把距离抗日队伍近的村里的村民强制性的全部迁徙走,村子全部烧光,成为无人区。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孤立抗日队伍。

东北的抗联为什么生存那么艰难,小鬼子这就近无人区的政策,让抗联队伍几乎彻底失去了群众的支持。

至于那些被强制迁徙走的村民,进了‘集团部落’是咋活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少爷,少爷……想啥呢?”

“大茂啊,我在想,大桥村和小河口村,距离蟠龙山近不近啊?”好歹这里有吴子墨一千六百亩的巨额产业呢。

要是连大桥村和小河口村也被小鬼子强制性的迁徙的话,吴子墨就损失太惨重了。

许大茂的脑筋没跟上吴子墨,少爷刚才还说泰安镇呢,这咋又说道大桥村和小河口村了?

“算了,小河口村的八百亩地是三老爷白给的;零散的八百亩地都卖出去了,就算都损失了,咱也没亏多少。”吴子墨嘀咕道。

“少爷,你是担心抗联的队伍打到大桥村和小河口村?”许大茂问道。

“有啥不可能的,大桥村就经历了两次屠杀和战斗。”吴子墨一翻白眼,“行了,这世道啊,干啥都有风险。不想那么多了。

要是抗联的队伍真的打来了,就当咱赞助抗联一把了。毕竟,抗联独立师也是抗日队伍吗。抗日队伍打了我的产业也好,不正好证明我吴子墨不是抗日分子了吗。”

吴子墨心里算计,要是逼急眼了,让‘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抢了自己的产业算了,变相的也支持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生存吗。

山里的队伍,生存太艰难了。打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步小心就会被敌人设计了套子钻进去。

吴子墨自身的财富,不少都是‘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打劫之后送来的,光是满洲国的票子,‘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就给了吴子墨好几万块呢。

要是小鬼子真要对大桥村和小河口村制造无人区,那么,吴子墨还不如先便宜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呢。自家的队伍吗。

想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