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红楼:我是贾琏> 第228章 贾贼,天收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贾贼,天收之(1 / 3)

第228章 贾贼,天收之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为了更好的生活,勉为其难的工作。

书房里忙碌到半夜,贾琏才算是停下来。

等了好一阵的平儿好奇的问:“二爷写的东西,很重要么?难得见爷这么晚。”

贾琏想了想才回答:“重要不重要,得看陛下的态度如何。我的想法,不重要。”

有点绕口,平儿表示听不懂,伺候贾琏睡下。

次日,一份奏折摆在承辉帝的书桌前,来自贾琏的《奏西洋使团诸事》。

承辉帝看的很仔细,贾琏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直白,没有太多咬文爵字,少用典。

文采方面确实不像一个状元,但是就文章的结构而言,非常的工整,能把事情说的清楚明白,不会让人看不懂,更不会生出歧义。

这个字嘛,看着很有特点,毛笔肯定写不出这种字。这是贾琏在工部时假公济私的产物,蘸墨硬笔,找了个银匠高手打造。用硬笔写字的速度快的多,这种洋洋万言的奏折,用毛笔来写的话,手腕都得写断。

承辉帝很有耐心的看完,花了一个多小时。

贾琏先分析了国内的情况,开国百年,治理成本上升,收入的大头税收却在减少。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很难。内部问题(土地兼并)无法解决,与其在无限的内耗中挣扎,不如把目光朝外,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找新的机会。

国家财政出现困难,说明上一個巅峰已过,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开拓下一个巅峰。

唐玄宗用李林甫,本质上是把国内过去的积累用于对外扩张,是在吃老本,是寅吃卯粮。这也是花团锦簇的盛唐快速衰败的根源所在。

贾琏还强调了一下,土地问题必须解决,但不是现在。怎么做,贾琏没说。

一段关于国内问题的简单阐述后,才进入关于西洋的正题。

贾琏以英国为例子,进入工业革命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过去五百年的财富。按照这个速度积累,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指日可待,一旦确立了霸主地位,必定挥师东进。届时,就算大周闭关锁国,依旧无法阻挡英国人的战舰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任何一个点登陆。

为大周长治久安之际,应主动向外拓展,而不是等被人打上门了,被动的应对。彼时,若主明臣贤,或有奋起直追的机会,若君上暗弱,又或权臣当道,内乱不止,必有灾殃。

具体怎么做,贾琏也给出了建议,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居中获利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一面,发展水师,引进技术,发展工业。时机成熟,先南下,控制南阳,扼住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择机东进,染指新大陆。

最后的综述,通过向外拓展,获取大量的财富,缓解内部矛盾,利用新的工商阶层,制衡士绅。此举若成,可定未来三百年之安。

承辉帝看了会不会觉得夸张,贾琏已经顾不上了。法兰西使团的机会要是错过了,跟大清错过大英使团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承辉帝错过这个机会,贾琏今后真要躺平了,还努力奋斗个屁啊。在工业化面前,农业国家被吊打的历史,绝对会重演的。

承辉帝看完之后,久久不语,让裘世安取来一个锦盒,将贾琏的奏折放进去收好。

并嘱咐裘世安,此奏绝对不可外传。

一份奏折,直接将使团事件,上升到了未来国家发展路线的层面。

这是贾琏的目的,却大大的出乎了承辉帝的预料。作为一个传统的希望有所作为的君王,他还是想从陆地上做文章的。但贾琏却在奏折里提到了一个问题,治理成本。

太祖用的是先打一顿,再羁縻。好处是成本不高,坏处是一个不好就造反。

从西域到南疆,越是边远之地,这一类问题越多。三边也是如此,经过几十年的反复,如今基本稳定了,但这算是比较近的。

太上皇年间,基本出于守成的姿态,煌煌大周显露疲态。

承辉帝登基后,有心重振大周,但却要面对内部各种问题。如今贾琏却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内部问题先放一放,出去找新的机会。一旦有了新的增长点,内部问题自然被掩盖。

嗯,承辉帝是不知道有句话,相信后人的智慧。

实际上很多问题在发现之初解决不了,可以确定到皇朝灭亡,问题依旧存在。

承辉帝大力的支持下,孙化贞在两江搞出那么大的动静,仅仅是为了把欠税收上来,如果要触及土地的问题,那不得天下沸反盈天么?

事情发展到后来,承辉帝实则心里也是害怕的,真就是硬着头皮在往下做。

再往深层去发展,承辉帝真的害怕一夜之间,满城皆反。

不甘心做一个守成之君的承辉帝,这一次真的被贾琏触动了。

但他还需要等待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很快就来到了。

一匹快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