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草稿66(1 / 1)

我们继续来聊昨天的话题。以前我也提到过我的罪恶感开始丧失就是因为太多的无能为力积累起来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小时候可以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看到病痛、贫穷、捉襟见肘;血腥、暴力、暗无天日,但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无能为力。

说实话我当时小时候就感觉自己很厉害,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学围棋、上学等等都成绩不错(除了幼儿园天天被老师批评和罚站以外。),然后我去参加一个奥数和英语的补习班(但那不是真的,后来才知道那个教的东西顶多是比小学超纲一点,完全没有奥数思维什么的。),然后英语课我随便造个句子老师就夸我很厉害,然后那些题目我也感觉很简单。

但是这样的孩子就会在长大后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开始很轻易地选择放弃。没有知不可为而为之,没有尽力而为,没有放手一搏;只有明哲保身、放低追求、知难而退。

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人,甚至我觉得我妹妹比我还要严重。她真的在某些方面很要求完美,比如人际关系,但是对于提升空间不大的方面比如成绩她就有点摆烂了。至少我看到的她是很摆烂的。

但是我的科学老师造成的那种无能为力其实没那么重要。但可能是我从小觉得学习很重要。除了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外,我们家对我 的要求是成绩大于爱好、家人感情在内的一切的。

当然肯定所有家长都不会承认,但是就举一个例子。每次家长会家长明知我们很害怕,但是他们还是要板着脸回来,说实话这样比直接暴怒还可怕。虽然可能是因为我在学校里顽皮被批评,但只要成绩够好其实大部分家长是不会在意孩子顽不顽皮的。

所以不能怪我父母,也不能怪我的科学老师。可以把任何事情的耐受程度比作四个档位,拿橡皮筋做比喻。第一个是完全松弛的状态,第二个是绷了,但没绷直,有点松散,然后还是会有硬化和磨损,就像我们大学物理实验的驻波一样。第三种是绷直了的情况,正常的挫折都是这种程度。最后是完全崩断的力度。

如果是最后一种,其实不管之前怎么铺垫都没用。但是正常情况是在第二种。这种磨损会让人在绷直的时候更容易断。因为会积累失望。因为如果没有磨损的人的状态是会下意识地觉得是外界也有错,不全是自己的问题。但是长期的失望和无能为力会让人觉得自己做得到做不到都正常,什么都不重要。

或许这在中老年比较正常,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是在青年就变成这种心态了。这也是社会稳定不发展的原因。可以发现盛世几乎没有什么变法、改革之类的,大部分创新是在新朝代开国或者乱世中产生的。但是青年一直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不是什么有利条件。当青年没懂了人情世故、明哲保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已经被社会同化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