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倒斗> 第141章 细思极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细思极恐(1 / 2)

第一百四十一章细思极恐

番禺县城里的庆功会上,大家伙正在酒桌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真是琼浆满泛琉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

老徐讲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因为接下来的事情,他也就不清楚了,只是当时他和周涛两个人都知道,在地面上是没有办法走出这里的。

所以要想去救孙江河,也只能是先从遗址废墟的湖底出去,然后找到康队长他们,大家伙才能再作商议。

孙峰突然从老徐的嘴里听说,关于父亲孙江河的事情,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特别是知道了父亲最后,是被一只大到离谱的鹰隼给掳走了,当时就觉得这身上像是,有一块石头压在胸口上,一种窒息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心头。

可是说到这里老徐却戛然而止,闭口不讲了,孙峰当然理解老徐的难处,其实他现在能讲这些,已经是说的太多了,要知道有些事情,都是关乎到国家机密,普通人是无权干涉的。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一个人,对国家的牺牲和奉献,就是社会风向的主流方向,所以才有了两弹一星的精神,才有了那么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

躲进小楼成一统,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那个时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大批热血青年的真实写照。

甚至有些人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撇家舍业隐姓埋名几十个春秋,就为了能为自己的国家铸剑。

但是孙峰还是忍不住去问老徐,后来你们去鹰巢救人了吗,当然孙峰也不至于现在还去问老徐,你和周涛后来从废墟里面出来了吗。

这当然是多此一举的事情,要是没出来那现在的老徐难道是鬼魂吗,那个周团长不也好好的活着呢吗。

原本还以为这些人,是在寻找海昏侯大墓的时候,一起患难与共建立的友谊,真是没想到和那场劫难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这次昆仑虚之行才是大手笔。

老徐看着孙峰一脸歉意的说道,后来没去鹰巢找你的父亲,要知道我们从湖底潜水游出废墟遗址以后,就在第一次宿营钓鱼的地方漏出水面,万幸的是我们两个人一路上,也没见到那条鳄鱼的影子。

这也是我们俩人,能够逃出生天的主要原因,我们俩人上岸以后,却发现考古队剩下的人都在这里。

原来我们打前站的小分队上了悬圃以后,紧接着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随之半空中悬圃就消失不见了。

康队长也组织了救援队,到周边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去搜救小分队人员的踪影,但是只找到了一名,像是溺水身亡的特战队员的遗体,其他人就一点线索也没有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从那个悬挂在半空中的悬圃,消失不见以后,考古队携带的通讯电台,居然神奇般的出现了信号。

经过和上级的沟通,得到的命令是停止勘探考古,组织考古队马上原路返回出发地域。

至于为什么大家伙千辛万苦,终于看见目标地域就在眼前了,可是现在山高九重九功亏一篑,这就差着临门一脚了,结果上面一道命令撤退。

这种情况绝对不是第一次出现,比如说中国对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先头部队都已经打到凉山了,自古就有凉山下越王降之说,可是这临门一脚,中国政府就硬生生的给收住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不也是快到他们的首都仰光了吗。

三个人回到考古队的时候,给队员们带来的震撼无异于,再次发生了一场唐山大地震,简直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小分队人员生还的几率等于零,可是现如今这可是铁树开花水倒流,居然还有两个人幸存一个人失踪。

当接到马上撤退的命令后,老徐和周涛李磊也曾经强烈建议留下来,去鹰巢解救孙江河,但是都被康队长拒绝了。

当然周涛和李磊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就是天职,虽说心里面有万分的不舍,现在也只有化作无比的悲痛,带着兄弟们撤退了。

作为考古队长的老康,他的出发点也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里还攥着,几十条身家性命呢,作为队长他只能从全局性来考虑事情,所以他此时此刻也只能,忍痛拒绝老徐他们,提出来的救人要求。

同时他心里也清楚,现在被那只鹰隼抓到的孙江河,多半已经成了那只大鸟,肚子里的食物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在派人去救援,也多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与其这样去做无谓的牺牲,还不如及时止损,取消对孙江河的营救计划,把考古队的损失降到最低,才是他这个队长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他认为几个小伙子毕竟还都年轻,再说这次他们去执行任务,本来就是九死一生,能活着回来原本就是一个奇迹了,这要是在让他们去送死,这无疑是对国家的犯罪。

同时也是对这些年轻人的,父母亲人的一种不负责任,逝者已逝,斯人已去,但是活下来的人,还要继续完成未尽的事业。

这些活下来的年轻人,将来可都是考古事业的骨干,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留下种子好建军,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够意气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