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独治大明> 544.第542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44.第542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1 / 3)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北京城在灯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迷人,弘治朝让这座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帝都。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北京城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白天是商品琳琅满目的热闹街道,夜晚是精彩纷呈的戏剧、戏曲和诗词的娱乐场所,已经成为了华夏的一张明信片。

正当帝王已经彻底征服朝鲜太后的时候,外界已经吵作一团。

干清门纵火案不仅仅是一个案件,直接牵动了无数人敏感的神经,甚至导致今天的国债出现了抛售潮。

越来越多的京城百姓相信,他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般的好日子,离不开他们那位英明神武的弘治皇帝的领导。

一旦弘治皇帝有什么不测,那么目前的大好局面既然不会瞬间崩塌,亦会直接影响到大明的财政和国债信誉。

正是如此,在干清门被纵火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百姓纷纷抛售手中的国债进行观望,导致国债价格出现罕见的大跌。

“老天保佑,幸好皇帝平安!”

“这何尚宫亦是太过于胆大包天了吧?”

“何尚宫?你们是真蠢还是假蠢,一个女官当真敢烧皇帝寝宫吗?”

……

京城的百姓和士子一直在关注干清门纵火案,哪怕宋澄何时进宫、又何时离开,这一切都是一清二楚。现在得知纵火犯竟然是何尚宫,却是纷纷将矛头指向这个女官。

只是事情不可能止于何尚宫,毕竟谁都晓得一个女官跟皇帝根本不可能出现核心利益冲突,所以更大的可能性是受人指使。

至于这个指使之人是谁,由于何尚宫的主子是周太皇太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周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是陛下的亲奶奶,不至于如此吧?”

“呵呵……陛下为了改革,这太皇太后的娘家人都已经被斩光了!”

“虽然这个事情不能乱猜,但相信你的心里都清楚,这个事情究竟是谁干的。”

……

民间不乏胆大之人,而今结合着已知的讯息,却是纷纷怀疑是周太皇太后所为,甚至已经有人直接指名道姓。

如果是寻常的奶孙自然不会有这种猜测,但周太皇太后的娘家人都死在朱祐樘的手里,所以周太皇太后有很强的作案动机。

正是如此,即便现在仅仅查到何尚宫身上,但大家都已经纷纷怀疑起周太皇太后。

“最新消息,皇帝叫停了宋澄的调查!”

“我说宋澄出来换衣服后,怎么不进宫了!”

“如此看来,皇帝还是想要保住这份亲情啊!”

“人家都将火烧到陛下的门前了,当真是便宜了那个老妖婆!”

……

这个事情不断酦酵,在得知皇帝竟然叫停宋澄深入调查后,大家知晓这其实是皇帝保全周太皇太后的做法。

刑部尚书宋澄屡破奇案,其查案能力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甚至有好事之人给予“大明第一神断”的称号。

现在案子已经查到何尚宫身上,皇帝突然间叫停宋澄对此案继续深查,那么明显是为了庇护太皇太后了。

一时间,京城的舆情纷纷指向了周太皇太后,特别在皇帝叫停宋澄的调查后,更是认定纵火案由太皇太后所为。

酒楼、青楼和茶馆都是舆情的发酵地点,现在他们的声音已经趋向于一致,舆论都认定是周太皇太后所为。

次日上午,冬日已经高高升起。

紫禁城,关雎宫。

周太皇太后睡在床上,整个人显得十分安详。

她年仅十四岁便被选妃入宫,虽然作为太上皇的妃子在景泰年间的处境比较尴尬,但母凭子贵,明英宗复辟被封为皇贵妃。

到成化朝并列两宫皇太后,来到弘治朝更是成为唯一的太皇太后,这么多年可谓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她的气血保持得很好,缓缓地从睡梦中醒过来,朦胧的双眼逐渐聚焦,习惯性地呼唤着:“刘英!”

往常,刘英已经候在珠帘外面,此刻会应声而至。

然而今天,外里显得异常安静。

等待了片刻,仍不见刘英的身影,太皇太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她提高了声音再次呼唤:“刘英!”

“启禀太皇太后,刘英和陈谨几个刚刚被带走了。”正是这时,一个处于边缘位置的宫女怯生生地走了进来低头禀报。

在早些时候,他们这些清宁宫的老人再度被清算,像是吴慎那般被带走便再也回不来了。

“什么?谁敢如此胆大包天?”周太皇太后惊愕地坐起身来,不可置信地盯着那名宫女,眼眸中闪烁着怒火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这名宫女感受到太皇太后的滔天怒火,但还是硬着头皮汇报道:“她们是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