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百里独行> 第七十三章 听杨先生讲故事(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听杨先生讲故事(一)(1 / 2)

李莫和吴倩儿均是惊讶异常,望着杨思敬和赵孟仁。

杨思敬自知已经无法掩饰,犹豫了一下便说道:“几位英雄所猜不差,此次土木堡大败,我朝很多栋梁之才均被瓦剌擒住,使我朝面临巨大的人才损失,老朽和赵贤弟,奉命去瓦剌想将我朝那些失擒的栋梁之才接回我朝。”

百里山一皱眉,问道:“就凭你二人?”

杨思敬重重的呼吸了一口气,坚定的说道:“就凭我二人。”

百里山问道:“我不懂,既然是打仗,瓦剌赢了,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怎么会把敌人放回去?你们这样去,如何能接回那些将军大臣?”

杨思敬说道:“是瓦剌派人告知我们,让我们派人去接的。”

听得杨思敬的话,大家均是一怔,吴倩儿问道:“为什么?”

杨思敬说道:“其实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想来跟BJ一战有关。”

百里山问道:“说来听听?”

杨思敬说道:“也先在土木堡大胜,便纠集部队,进攻BJ,我朝在于谦于少保的指挥下,将也先的骑兵彻底击败,算是挽回了土木堡失利的颜面。”

百里山大奇问道:“土木堡一战输的那么惨,BJ一战却赢了?”

杨思敬说道:“没错,全靠于谦于少保,北京城下,我朝大获全胜,也先败退。”

百里山笑着问道:“没搞错吧,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杨思敬说道:“非也,战场上行军打仗,统帅相当之重要,要说起两次大战的区别,大概就是土木堡统领是王振,北京城下统领是于谦于少保。”

百里山问道:“这个于谦,这么厉害?”

杨思敬答道:“我朝未亡,于少保当居首功,战后皇上论功行赏,于大人拒绝了一切封赏,只留了这少保这一虚衔,实乃我辈之楷模。”

百里山问道:“于少保这么厉害啊。不过瓦剌这一胜一败,便让你们派人去接那些将军大臣?”

杨思敏点头称是,继续解释道:“其实瓦剌已经多次派使者通知我们,去瓦剌将我朝的将军大臣接回。瓦剌所处之地,均是苦寒之地,物资贫瘠,蒙古南下的本意一直都是想做些交易,获得主要的生活物资。他们打得大胜仗,各个关口因为怕蒙古人攻破城池,生灵涂炭,反而紧闭城门,严禁人员出入,阻断了与中原与蒙古人的物资交易的渠道。或者瓦剌已经认识到,这些我朝的重臣,对于瓦剌来说一文不值,与其杀了,不如用来作为交换,敲诈我朝一笔财富来的实惠。又或者这是求和通商的一种表示也说不定,这些也都是我们的猜测,所以派我二人,绕过战场,从西北边陲进入瓦剌,一来是探探瓦剌的真实意图,二来,如果可以,就把这些我朝肱股之臣接回我朝。”

百里山和李莫听的此话,均点头表示同意,因为他们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钱万贯。李莫本来就跟钱万贯有生意往来,百里山则是通过纪百连的介绍,才知道在关内关外做生意是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否则这关外劫匪猖獗,若非有足够的利润,钱万贯怎么会依然组建商队做关外的生意?

不过吴倩儿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便问道:“不知道二位大人在朝堂上是个什么官呢?”

杨思敬脸上晃过一丝犹豫,说道:“在下官虽不大,但是却是亲奉皇命,寄托着满朝文武的希望,还望几位英雄看在同为汉人的份上,帮帮我们。老朽本以为此行很是简单,为了隐藏行踪,便只与赵贤弟结伴而行。但是现在看来,如果单凭我和赵贤弟两个老头子,恐怕会辜负皇命所托。”

杨思敬的话,没有什么瑕疵,百里山虽有怀疑,但是却想不出什么疑点,突然又想起了问题,便问道:“王振,他真的是秀才?”

赵孟仁叹了口气说道:“是真的,王振是个落第的秀才,不过此人心术不正,觉得科考举人,进士取得功名太过困难,便净身当了太监。当太监的大部分都是未曾读过书的穷苦人家,突然在先皇身边出现了个满腹经纶的太监,先皇自然颇为欣喜,便赐给太子做先生。先皇驾崩,太子继位,王振便扶摇直上,担任了司礼监太监总管,皇帝称之为先生,众大臣称之为翁父。”

吴倩儿说道:“哦,难怪那阿岱汗称呼他为翁父,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莫递给百里山一个眼神,百里山明白李莫的意思,便悠悠说道:“刚才在蒙古大营,你们二人居然毫发无伤,可真是幸运啊!”

杨思敬说道:“说实话,我等真的很意外,可以从蒙古大营中活着跑出来,或者是上天的眷顾吧!”

李莫问道:“会不会是有其他原因?”

杨思敬一愣,问道:“会有什么原因?”

百里山拦住李莫,说道:“上天真的很眷顾,你们二人能活着出来,确实是好运。好了,你们快去吃点东西吧,这里离蒙古大营不算远,休息一会儿,我们还要赶路呢。”

杨思敬看了百里山一眼,知道他们兄弟需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