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三回(1 / 2)

庄子里没有酸菜,做不了酸菜鱼。不过,红烧鱼、鲫鱼豆腐汤、水煮鱼片都做了。

宋嘉树把腌制酸菜的法子告诉了庄子里的厨子。等过段时日,就能吃到酸菜鱼。

第一次钓鱼钓满一整桶,宋嘉树觉得是自己运气好。他猜测应该是新手保护期。可他没想到接下来几天,他日日都能钓满一整桶。如果是运气,那他的运气未免太好了。

史湘玉见宋嘉树钓的鱼太多,派人送了些回眉州,一部分送到苏家,一部分送到史家,让他们尝尝新鲜的野生鱼。

在史家的李嬷嬷也吃到了宋嘉树钓的鱼。她老人家还特意写一封信感谢宋嘉树。

宋嘉树还带着小苏轼在庄子附近采了不少野菜、野果子、野花送回眉州城,送给李嬷嬷他们。

用野菜包的角儿或者馄饨,非常好吃。宋嘉树和小苏轼每顿能吃好几碗。

来到庄子后,宋嘉树和小苏轼的胃口变好了不少。兄弟俩变得能吃不少,身子长得壮实了些,个子也长高了些。

史湘玉之前还担心两个孩子来到庄子后会生病,毕竟他们从未来过庄子,没想到这两孩子到了庄子后,变得非常皮实。别说生病,就连头疼、脑热、咳嗽也没有。

这两孩子除了变皮实,还变得非常顽皮。每日里不是爬树掏鸟窝,就是追着庄子里或者村子的鸡鸭鹅或者猫狗跑。

午觉睡醒,外面日头还大得很,宋嘉树和小苏轼不怕晒,跑出庄子去找牛蛋他们踢蹴鞠。

村子里的孩子们和大人们,每日下午都会踢蹴鞠。有时候还会比试。或者是村里人跟村里人比试,比如说大人们跟大人们比试,小孩子跟小孩子比试。又或者村子跟村子比试。

宋嘉树和小苏轼日日跟着村子里的孩子们和大人们一起踢蹴鞠,技术提升了不少。

在前世,宋嘉树并不喜欢足球,主要是国足太垃圾。他平日里打篮球,从不踢足球。没想到穿到北宋后,他喜欢上踢蹴鞠,并且日日踢。

宋嘉树觉得如果让宋朝人穿到现代去踢足球,一定能踢进世界杯。

踢完蹴鞠,宋嘉树和小苏轼没有急着回庄子,而是跟牛蛋他们一起跳房子。

“二宝、三宝,过几日是庙会,你们去吗?”牛蛋他们和宋嘉树他们混熟后,便叫他们小名字。

“庙会?”宋嘉树一脸好奇地问道,“什么庙会?”

“你们没去过庙会吗?”

宋嘉树和小苏轼同时摇了摇头:“没去过。”

牛蛋他们没想到宋嘉树他们两个连庙会都没有去过,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你们怎么没去过庙会啊?我们经常去,庙会可热闹,可好玩了。”

一听好玩,宋嘉树和小苏轼的眼睛开始放光。两人迫不及待地问道:“庙会在哪里?”

牛蛋他们一脸得意地说道:“在慈恩寺啊,我们每次都去。”他们开始向宋嘉树他们炫耀起来,“庙会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东西。我们最喜欢去庙会了,你们要不要去啊?”

“想去,但是我们得先回去问问娘,娘同意我们去才能去。”宋嘉树说完,牵着小苏轼回到庄子。

一回到庄子,就问史湘玉知不知道庙会。

史湘玉自然知道。前些年,她和程瑾初来庄子玩的时候,时常会去慈恩寺的庙会。

慈恩寺离庄子不远,大概十里地远。它是眉州郊外最大,也是香火最旺的寺庙。慈恩寺每个月初十和二十都会举办庙会。周围的村民都会赶到慈恩寺摆摊卖东西。除了郊外的村民,还有眉州城里的人也会来这里卖东西。

慈恩寺把门口的场地借给村民们摆摊,不收村民任何费用。每个月的这两天,慈恩寺就会变得异常热闹。

宋嘉树没想到慈恩寺竟然会把地盘借给村民摆摊,还不收任何费用。和尚们就不怕吵到寺庙里的菩萨们么。

“娘,你能带我和弟弟去吗?”宋嘉树眨巴着大眼睛,卖萌地望着史湘玉。

小苏轼学着他哥哥,摆出同样卖萌的表情,眼巴巴地看着史湘玉。

“舅妈,我和哥哥想去庙会。”

史湘玉被两个孩子看的心头发软,哪里舍得拒绝他们。

“想让我带你们去也行,但是你们得听话,不许乱跑。”赶庙会的人太多,经常出现孩子走失,或者丢失的情况。

宋嘉树赶紧向史湘玉保证;“娘,我和弟弟最听话了,紧紧跟在你身边,绝不乱跑。”

小苏轼连忙点头说:“舅妈,我们听你的话,不乱跑。”

“过两日带你们去赶庙会。”有好几年没去慈恩寺的庙会,史湘玉也想去看看。

慈恩寺的庙会,不仅小孩子们期待,就连大人们也期盼。

这两天,庄子里的人和村民们都在准备去慈恩寺摆摊卖的东西。

没两日便是二十。天刚刚亮,宋嘉树和小苏轼不用史湘玉叫醒,自己便醒了。

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垫下了肚子,史湘玉带着两个孩子前去慈恩寺。

在去慈恩寺的途中,路上挤满了人。

村民们用驴,或者骡子,又或者牛赶车,车上装满了要卖的东西。有菜、有果子、有鸡子,还有鸡鸭鹅等。只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