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抗清> 第90章 吃绝户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吃绝户饭(1 / 2)

沙市通往荆州的官道上,一支打着青色旗纛的绿营兵正在向荆州城挺进。

这支部队便是驻守在沙市的炮营。

统领是原大顺军将领塔天宝部下马昌元,副将是王五从前的亲兵队长瞎子万四。

兵员主要由马昌元旧部、绿营俘虏及民夫义军组成。

战斗力同共驻沙市的辎重营不分上下,就是均算乌合之众。

按王五的看法,属于未正规化的“民团”组织。

名为炮营,现时军中真正会开炮的炮兵不到百人,余者大多不曾开过炮,也不懂火炮相关。

因此现时炮营主要任务是搭架子,搞培训。

先解决有没有,再落实强不强。

这是王五对军队建设的第一要求。

负责炮兵培训这一块的是先前在西山替明军炮击八旗立下大功的俘虏炮手,为首的是原穆生辉手下的哨官王大竹,现获授千总。

约从连长直接提到了团长。

荆州绿营如王大竹这般火箭提拔的除了军功赫赫外,便是类似王大竹、胡老二这种职业军人。

为了区分各营,也为了在战场上能够显著知道自己部队人马所在方位,除按清廷要求统一打绿旗外,王五又命亲军营用红色旗纛,左营用黑色旗纛,右营用黄色旗纛,中营用白色旗纛,炮兵营则使用青色旗纛,辎重营则使用蓝色旗纛。

水营暂不设旗纛。

也就是在原大顺军五色旗纛基础上,王五又加了一色旗纛。

以马昌元为炮营统领,是因为此人原先在塔天宝部下当总兵时曾奉塔天宝之命组建过一支小型炮队,算是有这方面的经验。

目前炮营共有大小火炮130余门,除荆州原城防用的20多门炮外,其余的火炮都是王五突出西山一路连蒙带骗缴获过来的。

从武昌城缴获的火炮最多,有七十多门。

计划中,王五准备用三年时间将炮营打造为一支野战炮兵军,重型、中型、轻型三种不同火炮的数量加一起要超过五百门,军官连同炮兵一万人以上,以求实现与清军作战时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否则,很难打赢清军。

因为清军目前火器化程度相当高,且对火炮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近二十年抗清战事中,清军完全是用“满枪满炮”打赢的明军。

而不是靠什么骑射。

相比明军,清军表现的更像是一支“现代化部队”。

不过后来因为防汉原因,清廷将自个不落后于时代的战争工具人为阉割了。

莫名其妙变成骑射才是国本。

王五不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更不在战术上藐视对手,十分清楚清廷眼下占有巨大优势的他,只能将自己变得更强,或者将双方的实力差距尽可能减小。

再辅以战场以外的手段打赢这场亡国再复国的战争。

只是王五在调兵时是让水营带一些轻炮进城,目的是以防万一。

就是真打起来,八旗兵躲在满城房屋拼死巷战,搞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话,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就得用火炮轰他娘的,还搞不定就放火。

放火也搞不定的话,只能搞围困。

饿死这帮鞑子。

满城的粮食是供给制。

就是驻防八旗本身没有往荆州带一粒粮,南下吃喝都是沿途供应,到了荆州后所需的粮食也是由荆州府统一供给。

粮食来源则是湖广统筹。

等到圈地分地完毕,旗人有了固定田租赋税收入,能做到供给自足后地方才停止向满城送粮。

而每次送粮,只能保证八旗军民七天所需。

这个七天是王五定的,燕京要求是三天一送。

所以,七天不往满城送粮,里面的人除非拼死突围,否则

大热天的,真死人的话,那味道肯定臭不可闻。

会出瘟疫的。

不到万不得已,王五不打算做这么绝。

带一些火炮就是为了吓唬巴布尔,迫使其将出城杀人的旗兵交出来。

交人,是王五的底线。

因为这关系到他在荆州的威望。

当初他可是当着荆州搬迁户的面说的明明白白,旗兵若是敢欺压他们,那他这个都统大人就会站出来替百姓做主。

只有说到做到,王五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荆州军民眼中的“保护神”,从而由上至下将荆州几十万人同他牢牢捆绑,使荆州成为中国大陆继西山之外第二個抗清根据地。

但是调炮命令传达到水营后,临时负责水营的王胜明认为现在将船上的火炮拆下运到岸上太费时间,便将军令转到炮营,结果一收一转就变成炮营立即全员出动赶往荆州。

同“不许一人出城”与“不许一人逃脱”有异曲同工之效。

都是在传达时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