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抗清> 第31章 湖广最大的老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湖广最大的老赖(1 / 3)

考虑促反吴三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王五终是给了老张三万两用以燕京活动,有枣没枣先打它几杆再说。

不过这三万两不是现银,而是让老张从满城的工程款中扣。

老张气得大骂王五鼠目寸光,难道不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么。

吴三桂不反,你在荆州干的这些事迟早要被人捅出来,届时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骂完,命亲信带五千两进京活动,给王五这边账还是报的三万两。

满城建设相关工程发包由金冠三主持,目前参与工程建设的是归州夏知州的小舅子王某,千总汪泰来的表侄宋某,以及老张的外甥章某等。

根据工程进度,王五将界墙工程和相关土方发包给了老张外甥章某;

将满城军事设施及相关营房建设工程给了夏知州的小舅子王某;

又将满城排污工程、衙署装修工程、炮楼修建工程交给了千总汪泰来的表侄宋某。

自己并未从中替人承揽具体工程,更没有从中谋利,但要求武昌那边必须把工程款先解到他这里,再由他根据工程进度拨付相关款项。

只是老张那边工程款迟迟不能拨下,倒不是老张有意拖延工程进度,而是燕京户部没有及时拨款,而总督衙门的藩库存银又被王五洗劫一空,导致老张短期内根本筹不了太多银子。

先前筹的三十万两还是挪的军费,这事不被人揭发出来是小事,一旦被揭发就有嘴说不清了。

不得已只好行文湖广巡抚衙门、偏沅巡抚衙门,郧阳巡抚衙门,要求各衙门先行筹措不低于二十万两的工程款。

偏沅湖南那边要好一些,湖广和郧阳是直接承担西山战事所需,三年来收上来的赋税除交给朝廷外基本都消耗在西山战事。

尤其郧阳所辖五道八府更是穷的叮当响,人口都不如一个荆州府,不管是军费开支还是官吏衙门运转费用都要靠上面“协饷”,根本就没有能力承担这笔二十万两的工程转移支付金。

武昌这边却将满城修建工程当成今年头等要事,张长庚甚至一连两道咨文送到郧阳,催问何以款项迟迟不至。

郧阳巡抚胡全才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在崇祯朝官至兵部主事,顺治元年降清后随固山额真叶臣平定山西,此后一直在西北为官。

做过陕西汉羌道,擢宁夏巡抚,后经洪承畴举荐从征湖南,抚治郧阳,提督军务。

是个文武双全且有些脾气的抚台大人。

胡于郧阳巡抚任上已经九年,比之张长庚这个湖广总督任期都长,加之巡抚虽比总督低一级,但并不是总督的直接下属,因此胡全才一气之下上奏朝廷说荆州满城何以需银二百万两,根据各地修建满城经验,只需要将满城区域所属汉人迁走,于城中增建一道界墙即可。

满打满算,也用不到五十万两。

言下之意工程造价明显有问题,可能存在贪污,甚至不排除官吏上下勾结欺瞒朝廷的“窝案”。

矛头直指张长庚。

这可把老张吓坏了,赶紧将王五审定的满城修造方案及相关预算造价清单副本呈递燕京,供户部和工部核审。

并指江宁、西安、杭州等满城修造时耗银都不到百万两,是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明朝重镇,城墙坚固,城中设施相对较全。

而荆州城国初大兵曾与明军忠贞营在此进行两次荆州战役,导致城墙损毁严重,城中设施更是残缺。

顺治七年长江大水更是一度淹没城中三分之二地区,由此导致荆州满城修造是从零开始,加之荆州乃湖广重镇,控扼长江,于军事上极其重要,将来有事可以荆州阻敌于江南,因此有必要增修大量军事设施,如此自然导致开支增加。

折子中虽未明指将来有事是什么事,阻敌于江南又阻的什么敌,但燕京朝廷中的大员哪個看不出所指何人。

鳌拜是第一个看到张长庚奏疏的。

他让人将工部尚书济世、户部尚书马尔塞、兵部尚书噶褚哈找来,询问三人荆州满城造价用银是否合适,郧阳巡抚胡全才指造价涉嫌虚报谎报有无可能。

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肯定是工部尚书济世了。

湖广将荆州满城修建方案和预算清单送上来后,工部就组织相关官员核算过,最后得出按此方案修建的话,最多用银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两。

而现在湖广方面报上来的造价银却高达二百六十万两,足足增加了一百一十万两,故不排除这个造价有问题。

“也就是说张长庚跟朝廷多报了一百一十万两?”

鳌拜眉头大皱,自他独掌朝政以来对吏治就比较重视,强调对贪污腐败必须严惩,就是绝不容忍,发现一个抓一个,抓一个就要杀一个,以使前明留下的这些官员能够用心实事为大清做事。

因此计划往各省派两名钦差,专设钦差衙门于督抚衙署之旁,准各地官吏、百姓往钦差处揭发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