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1 / 4)

第 24 章 ˇ 甩锅

厚书破空而出 , 琉璃蛋应声倒地 , 一动不动 , 似乎是被痛击靶心 , 瞬间丧失了志 。 御座与凉台间少说也有两三丈远 , 飞玄真君能一击中的破甲伤人 〔 官帽也怀甲 ! ) , 果然是修炼有成臂力大增 , 迥非常人可及一一不过现在也没有人敢称颂陛下力 , 只能潜身缩首木立原地 , 听皇帝拍着御座破口大骂 , 用一口湖北土话把琉璃蛋喷得全家升天 。 骂完之后还不解气 , 又对锦衣卫暴怒吼叫 :

“ 拖出去 , 用心打 ! “

翰林学士号称储相 , 哪怕一辈子混吃等死熬资历 , 基本也能混个封疆大吏退休 。

这样的人物声望非凡 , 皇帝一般也不会动粗 。 但现在考登破防得暴跳如雷 , 亲自动手人 , 下面一群重臣却是安静如鸡 , 连个敢求情的都没有 。

一一废话 , 指着皇帝的祖宗骂贼僧 , 天下还有比这更迅速 、 更缺德的找死办法么 ?

大哥 , 你比方孝孺还要勇猛啊 !

说实话 , 国朝言路松弛御下宽和 ( 实际就是管不动也懒得管 ) , 文人谣言是满 〗

乱飞 ; 虽然不至于指着鼻子署骂皇室 , 但暗戳戳阴阳朝廷的潮流是此起彼伏 , 难以理 ; 并给历代先皇编排出了难以想象的段子 , 拮掘出的隐秘深刻影响了历史的形象一 -

别的不说 , 高皇帝早年乞食的过往 , 高皇后 「 马大脚 “ 的名声 , 又是怎么流布四海的 ? 总不成高皇帝还到处宣扬爱妻的鞋子尺码吧 ?

历代皇帝未尝不知道民间的风声 , 只是禁无可禁 , 不能不无奈容忍 ; 也正因如此 , 皇室一向对国史馆与翰林院甚为宽厚 , 数百年从没有过苛责一一毕竟 , 要是没有史官编修的正史约束一二 , 那野史到底能癫到什么地步 , 就不是常人可以想象了 。

陡下 , 您也不愚自己的黄段子满天飞吧 ?

但是 , 这数百年优容款待 , 又款待出了个什么 ? 本来也不指望你们妙笔生花价效太史公立文章于不朽 , 但编着编着居然给高祖皇帝按了个 “ 贼僧 “ 的名头上去 ! 区区一个贼 “ 字 , 还可以说是不小心 , 但特意加上 「 贼僧 “, 那就是故意不小心的 !

高祖自己说一句 “ 淮右布衣 “、“ 皇觉寺僧 “ 也就罢了 , 你要敢开口乱说 , 那就是和自己的九族过不去了 !

这也就是琉璃蛋生不逢时 , 要是在高祖皇帝时搞这么一出 , 那宣武三大案都得被他衬托成三小案 。

琉璃蛋的九族还无甚所谓 。 最为要命的是 ,《 元史 》 是官修的正史 , 历代朝廷都该反复修订 、 校正 ; 这样致命的错误 , 往小了说是敷衍塞责纲纪涣散 ; 往大了说就是历代皇帝忘本负恩 , 居然从来没有关注过祖宗的身后名 !

这是什么 ? 这是大不孝啊 。

哪怕飞玄真君本事再大十倍 , 也绝对顶不下这顶对高祖不孝的帽子 。 在最初的狂怒愤恨之后 , 飞玄真君便迅速开动脑筋 , 拼命思索着如何摆脱这可怕的罪名一一现在局势是骑虎难下 , 但首要还是得保住琉璃蛋的性命 , 方便自己日后甩锅 。 否则一气打死 , 恐怕还会多落一层杀人灭口的猜疑 。

他依旧是拉着那一张被欠了八百万的驴脸 , 却悄悄向李再芳摆一摆手 。 大总管心领神会 , 立刻从旁边溜了下去 , 通知锦衣卫手下留人 , 预备着让东厂先上 。 至于东厂公公们要拷问出个什么罪名 , 还得等真君的指示 。

不过 , 要确定罪名也很为难 。 真君将柳学士的履历奏折从前往后愚了一遍 , 试图从中找出大逆不道署骂君父署骂先祖自绝于列祖列宗的蛛丝马迹 ; 但翻腾数遍之后 , 他却骇然发现 , 此人光不溜丢 , 居然连一丁点下手的纵漏都没有 !

琉璃蛋果然是琉璃蛋 , 史书认证的不沾锅成精 , 水平之高冠绝当今 , 官场中十几年摸打滚打 , 趋利避害随风摇摆 , 从来没有做过一丁点实事 。 不做实事就不会眉险 , 不冒风险就不犯错误 。 就算尖酸刻薄如老道士 , 又能奈他何 ?

当然 , 飞玄真君撕破脸不要 , 还是可以给他强行定罪的 。 但翰林学士毕竟是重臣 , 没有罪名就擅自处置重臣 , 后果也实在非同小可 。 真君一时犹豫不决 , 但又绝不愿意轻易放过这个不沾锅 。

他目光缓缓下移 , 一一滑过在凉台上屏息无言 、 战战兢兢的重臣 , 却忽的訾见了在人群中垂手侍立的穆国公世子 。

作为整场闸剧的始作俑者 , 世子在说完那一句致命的古文之后 , 就悄悄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