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鉴宝之赝品江湖> 第21章 我还就不信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我还就不信了!(1 / 2)

得益于安城是文物大城,仅安城历史博物馆的收藏文物数量,就超过二百万件。

所以张教授的实践经验相当丰富。

他上手看过的真品文物,没十万件也有八万件,赝品仿品更是看过无数。

为了更好的识别出高仿赝品,他还结识了一些制作赝品的手艺人。

古玩造假这一行古已有之。

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金。

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兴盛期,都兴起过收藏古物的风潮。

巨大利益的推动下,有人挖坟掘墓找宝贝,有人制作赝品骗世人。

挖坟掘墓的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大流派,可是被人津津乐道的。

而制作赝品的流派和高人,却少有人知。

史料中明文记载的做赝品第一人,是西汉文帝时期的新恒平。

此人做了玉杯和周鼎欺骗汉文帝,得到了荣华富贵。

后来造假被拆穿,落得一个横死的下场。

到了两宋时期,赝品制作达到了第一个时代高峰。

之后的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是赝品制作的第二和第三浪潮。

最近几十年来,则是正在进行的赝品制作第四浪潮。

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赝者不敢造的。

“当真是仿的精妙,要不知道这是你熬夜做出来的话,我是一定会断为真品。”

张教授捧着陈凡制作出的赝品,口中是感慨连连。

他认识的那些做赝的手艺人,没有能和陈凡匹敌的。

可以说陈凡如今的仿制水准,已经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

“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也认识仿制陶瓷器的高手,都做不到这么精妙。”张教授目光灼灼的盯着陈凡。

随着科技的发展,赝品制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

一些做赝的高手,是把真古玩拆开了揉碎了,用先进的设备进行各种理化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寻找到最为相近的材料。

在这种力求完美的精神下,仿制出的物件也越来越难以被分辨出来。

“做赝主要在于攻克两点,一个是原料,另一个是做旧。”

原料是制作赝品的开端,很多仿品差就差在原料和真品相差太远。

而做旧是最后一道工序,同样也是最容易露出破绽地方。

至于中间的过程反倒不是太重要。

比如瓷器的拉胚塑形,画工上色。

只要找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能够做到跟古物十分相近,甚至一模一样。

“原料选的是最接近真品的,甚至颜料都是纯天然的,老赵买的那个也是用料十分考究的。”

“再说做旧,陶器的做旧比瓷器容易很多,通过高温高湿环境,加上风机造成风化脱落,就能做的**不离十······”

陈凡到是没有藏私,把细节都讲了出来。

张教授听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那这东西,就没办法分辨出真假了么?”

现在张教授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分辨真假。

面对这样毫无破绽的高仿赝品,张教授心中有种无力感。

好似练了二十年内功的高手,突然间连个菜刀都拿不稳了。

“辨别真假,只有一个可能,也是我刚想到的。”

陈凡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刚才他想给做好的仿品留个记号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一可能。

“如果做赝品的,是还有点规矩的人,应该会在赝品上留下独特的暗记。”

在赝品上留下独特的暗记,算是造假行里不成文的规矩。

守这个规矩的,大多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

曾有高手做出高仿青铜器,被下家运作一番,准备送到海外上佳士得拍卖会。

青铜器出关的时候被拦下,海关方面请专家鉴定后,专家认为是国宝级的真品。

于是事就大了。

有关部门追根溯源查到了做赝者身上,把他当成了倒斗的大贼。

做赝者被抓住后,立马表示那是工艺品,有暗记可以证明不是真古董。

一番证明后,才得以无罪释放。

要是做赝的时候没留下暗记的话,那位做赝者估计要吃一辈子牢饭了。

“有道理,希望能够找出暗记吧。”张教授眼中透出几分赞许。

陈凡拿起仿品,在底部留了一个十分微小的暗记。

暗记小到肉眼都难看清楚,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看着精妙十足的仿品,陈凡不由得叹了口气。

要是当初有这个作假水准,估计去古玩城卖赝品青铜器也就不会挨打了。

不过要是不挨那一脚,他也得不到神奇的传承。

当真是因果自有定数。

“完工,可以去找老赵好好谈谈了,哈哈哈。”陈凡得意的笑了两声。

张教授开车,载着陈凡和柳翩翩直奔文保所。

文保所里,老赵正在开会。

今天一早,老赵就收到了那个摊主的电话,商量好今晚进行交易。

于是他立马组织文保所的骨干,商讨收购东汉陪葬俑的具体方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