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排兵布阵什么的。
“你先研究一下地图,设置一条从敌人大后方迂回的路线,待会我来检验。”
“是!”
吴主任正在跟郑师长聊天,“师长,小梁他们去取粮了,怎么还没有回来?现在应该到时间了吧?”
郑师长看了看手表,已经超过二十四小时了,却连他们的一点消息都没有。
段副师长也说道:“是啊,按理说应该回来了,现在战线上都和敌人搅成一锅粥了,不会出现了什么情况吧?”
郑师长说道:“临出发前我再三叮嘱,去兵站拿粮不是死命令,没完成就马上回来,唉......”
郑师长长叹一声,他以为这二十人很有可能已经被敌人消灭了,望着马坪里的方向,他凝视了许久。
小梁是政治部干事,他的恋人叫冯世德,过江的时候五三八团九连连长遇见过,可惜九连连长没能过江,被翻滚的江水吞噬了。
梁玉林干事是在二十四下午的时候,郑师长派了二十名战士随他一同前往马坪里征粮,那里有他们六十军的一处兵站,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梁玉林这次离队,居然是全师突围前的最后一面。
一八零师断粮已经好多天了,后勤跟不上来,郑师长也不会坐以待毙,这几天,他多次派出由十几人为一组的筹粮小分队去搞粮食,耽误了时间不说,回来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有些小分队回来,就搞来点草根或者早已经干巴的野菜,但是数量太少了,解决一个班的伙食都费劲儿,更别提全师了。
梁玉林干事外出筹粮,是一八零师派遣出去的最后一支筹粮小队,郑师长只要忙完了作战任务,就要和吴主任商量粮食的问题。
战斗越来越近激烈,一八零师全体官兵们的体能所产生的巨大消耗是需要粮食补充的,面对现在美军的疯狂封锁,他们两个人往往为了粮食而一筹莫展,没有任何更好的法子。
吴主任提议,去距离他们最近的马坪里兵站筹粮,是他们一八零师最后的希望,如果从马坪里的兵站里搞到粮食,那再好不过,这次任务交给了军需科的王绍武和青年干事梁玉林。
时间紧迫,两人收到命令后,立即带着人前往马坪里方向。
一路上,敌机频繁地在上空盘旋,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每个人拉开了二十多米的距离,成一队行军,走的都崎区的山路,笔直的公路都是近路,也很好走,但是会招来更多的炮弹。
到了晚上,相对安全一点,他们就会加快速度,谁都没睡觉,连续跑跑停停,一刻都不敢耽搁。
他们心里都清楚,早一分钟搞到粮食,同志们就少一分钟挨饿的时间。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梁玉林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前线战士因体力不支而牺牲的情形。
就这样,到了二十五日的黄昏,他们才到达马坪里附近的一处村庄,大家在一条快要干枯的小河沟里喝了点水,解解渴,这一路上,滴水未进,嗓子扫就冒烟了,也因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许多人患上了夜盲症,就是在白天,有时候也看不清东西。
刚刚靠近村庄,一个川四籍的小战士对大家说:“有人,会不会是敌人!?”
远处的确有一列人走过来,大家一时间也没看清楚,军需科王绍武拔出手枪,低声喊道:“准备战斗,和他们拼了!”
瞬间,大家就在小水沟旁呈一字排开,各自找隐蔽的位置。
远处走过来的那些人看清了梁玉林他们的军服,对他们喊:“同志,哪部分的?”
一听声音,大家长舒了一口气,这是自己人,差一点就发生了误会。
梁玉林赶紧回应:“我们是一八零师军需科的,郑师长让我们来兵站拿粮。”
对面的人回应:“同志,兵站就在前面,我们是军需部兵站警卫排的,正好跟我们走吧。”
就这样,梁玉林他们跟着警卫排来到了兵站,兵站里走出来一名同志,看样子是这里的负责人,他先开口对梁玉林等人介绍:“到马坪里去这一路,你们是怎么突破敌人封锁线的?真不容易啊,现在前线紧张吗?军后勤大部分人都已经后撤了,现在临时让我们留守,暂时我算是这里的负责人,我叫赵明明。欢迎一八零师的同志们。”
梁玉林顾不得跟赵明明说这一路上的事情,马上步入正题,说:“我们师已经断粮好几天了,现在打的艰苦,请火速派车送粮食啊。”
赵明明一听,立即道:“可以,兵站里有粮食,可以给你们十车,汽车是苏联的嘎斯,粮食是高粱米、炒面,还有压缩饼干。”
苏联嘎斯汽车,与当时美国援助苏联的威利斯吉普一同在卫国战争期间做出过贡献,被誉为‘尹万威利斯’,二战结束后,苏联把许多嘎斯汽车援助给了志愿军,一辆汽车也就能载重两吨多一点。
梁玉林立即让小分队成员去清点了一下物资,赵明明则招来炊事战士去煮饭,然后对大家说:“先给你们弄点饭吃,然后再装车。”
梁玉林他们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吃饭,当即说道:“我们就先不吃了,马上就走,前方的同志们在饿着肚子打仗呀。”
赵明明看他们确实挺着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