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省是有传承,名称起源于宋朝。公元974年即北宋开宝七年,太祖爷赵匡胤还在朝,居住在贵阳一带的土着首领普贵带领他控制的矩州归顺北宋朝廷。由于土语中“矩”和“贵”发音相近,宋朝皇帝在敕书中提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文献中。
贵州简称为“黔”,亦有来由,唐朝时柳宗元就写有《黔之驴》。
现在,明朝建立贵州行省,其名称是一脉相传,以示“自古以来”贵州就是我们的地盘,这个“古”当然是越远越好,官员们已经清楚了孟小强的“自古以来”的用法,并能熟练地举一反三,将来用在开疆拓土上。
以播州杨文功高,晋为贵州行省巡抚,封为忠勤侯,世袭,其子杨邦宪晋为伯爵,另一子杨邦昌为黎平府知府,对其家人祖宗另有封赠。
而思州田应庚被封为思南伯,世袭,水东宋提为开阳阳,世袭。
除此之外,有功的三家其子孙或从政、从军者不计其数,皆送杰出子孙到应天府读大学上军校,之后被朝廷任用。
可以说,三家都卖了个好价钱,避免了与朝廷冲突,势力并不见得衰弱。
而朝廷得以名正言顺地把西南土地纳入版图,并且派出了邵泽为布政使、文复之为按察使、孟永观为都司在贵州任职。
邵泽是前朝进士,曾任给事中,之后地方任职,颇有能力,新朝后,他任过苏州知府,广西行省布政使,现在调任贵州布政使很方便。
文复之是合州(重庆)人,登进士第。累官至湖北提刑。以起居舍人受召,欲极言丁大全奸邪,为大全恶,止不得见帝。
新朝后,曾任刑部员外郎,主刑名,现为贵州按察使,为司法大员。
孟永观则是天家子弟,掌握军队。
虽说杨文是巡抚,朝廷派员掌握三司,他也不能一手遮天了。
待到封赏完毕,杨文父子俩换过侯伯的朝服出来谢恩后,孟之祥感谢三家配合朝廷开疆,并且殷切希望三家进一步配合朝廷,彻底掌控国土,还要对外扩展土地,还要求他们服从国法,切勿仗势欺人。
孟之祥说道:“希望你们的家法,比起国法还要严厉,则家族万世无忧也!”
此乃圣谕,杨文父子叩头领受,杨文道:“臣谨记在心,确保家风不坠,家族万世无忧,世世代代都是朝廷的忠臣!”
这次朝会完满地结束,嗣后有朝廷赐宴,太子爷孟顺庆亲自作陪,退朝!
出到殿外,杨文望向头顶的朗朗青天,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他对儿子杨邦宪道:“我这个巡抚也做不了多久的,顶多三年,我就要上书告老还乡,以后就靠你们了!”
杨邦宪惊道:“父亲春秋正盛,岂可退位?”
杨文笑道:“改土归流,这是大事,你父亲卖了这副老脸,得到一个完好的结局,足矣!”
说归说,杨文的思绪放远,清楚自己并不是老迈,而是心愧!
他想到先前与皇帝秘谈,说到贵州事毕,就轮到云南,皇帝欲收彩云之南!
皇帝说道:“云贵不分家,皆为帝国西南屏障,缺一不可,朕欲收云南,卿可有良策?”
此时的云南即大理国、南诏也,归段氏管辖,现任国王是段兴智,其国柄掌握在相国高泰祥手里,因此杨文认为若朝廷想收云南土地,必须先搞定高泰祥。
不过高泰祥此人相当强势,视大理的一亩三分地为已有,先前蒙鞑派兵入侵大量,他极力主战,杀蒙古招降使者,力拒蒙鞑,与当时的宋军一起配合,挫败了蒙鞑入侵的企图。
高泰祥不仅抗拒蒙鞑,对于孟之祥派去的使者也拒之门外,孟之祥要求大理入大明版图,给出的条件是许段氏永镇云南,高氏世代为官,但是高泰祥拒绝了。
如此一来,事情陷入僵局,杨文遂献策给皇帝曰“离间之计”,即利用段氏和高氏的矛盾,以段氏之名,罢黜高氏,两强相争,引明军入云南,彻底掌控云南!
此事已经运作,派去联系的人见着了段兴智,段氏得以继续掌管云南,说不定比当初受高氏欺压时还舒坦些,遂答应下来。
如今大理内乱迹象渐显,杨文开了个头,也不知道事情走势,将来会死多少人!
他于国有功,但对高氏有愧,毕竟当年大家共抗蒙鞑,是同一战线的人!现在背信弃义,杨文与心不安,也无心官场之事,遂想到退休。
事态的发展正如他所料及,武业七年(公元1265年),大理国内乱,国王段兴智下诏免除高泰祥相国之位,高泰祥是权臣,颐指气使惯了,说“陛下何故反耶?”
高泰祥即时废王,欲立段兴智之弟段实为国王,结果段兴智和段实皆出奔昆明,诏请大明出兵平乱。
于是大明军队在杨大渊的率领下疾进云南!
大明早已有备,军队是山地兵,早就派遣间谍测画出云南各地地图,还收买了大量的带路党,迅速攻至大理城下,当时的大理军事力量并不薄弱,但为了削弱段氏势力,控制国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军队的精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则着力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当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