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围绕西海工程,已经有近两百万人拥进了柴达木盆地,以后还会更多。
除了西海工程的施工人员外,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员,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必须考虑。
最突出的是,新增人口吃的主食、肉食、蔬菜几乎全部是由内地供应。
造成当地的物价超过了沿海大城市的几倍,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短期允许,长期下去是留不住人的。
邵总带头表示接受钟成的批评,他们会考虑专门组织力量解决外来人员的食物供应问题。
但希望钟成能够帮忙找来专家团队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实现粮食作物的自给自足。
柴达木盆地中不是沙漠戈壁、盐碱地,就是改造过来的沙地,土壤含盐量也远超正常水平,普通农作物根本无法存活。
不是一般的农业专家能够解决问题的。
钟成会后找到了刘玉柱和邓林,询问纳米材料的研发进度。
但邓林的汇报让他打消了短时间内给柴达木盆地搭凉棚的想法。
邓林否定了用昂贵的石墨烯纳米管来当建筑材料的方案,他已经在实验室中对现有的碳纤维材料进行了改进优化。
不同于现有的碳纤维材料是以有机纤维:聚丙烯睛纤维、粘胶纤维、沥表纤维等原丝经过预氧化、碳化、石墨化等工艺制备而成。
这种新型碳纤维材料借鉴了石墨烯材料的制作工艺,是以纯粹碳元素制成的高性能材料。
新型碳纤维线材重量只有钢材的六分之一,同等截面抗拉强度是特种钢材的20倍以上。
可以抵御紫外线的伤害,有很好的腐蚀性能,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还具有耐磨、耐冲击性能,相比一般材料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种被命名为息壤线材的新型碳纤维材料已经在准备建立专门的工厂进行大规模制造了。
造价估计比普通钢材还便宜,将首先在西海工程中使用。
但邓林对纳米太阳能薄膜的研发才刚起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非常多。
两三年内能出成果就不错了,但这也在钟成的预料之中。
邓林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研发出息壤线材已经带给他惊喜了。
这个人还是非常有用的!
钟成对邓林进行了鼓励之后,又交待刘玉柱提交一份息壤线材在建筑业中广泛使用的报告。
他们现在建的息壤线材工厂规模太小了,可按扩大一百倍的产能分期实施。
目前在建筑行业使用的钢材太多了,如果能用息壤线材来替代,将大幅缓解华夏钢铁需求的紧缺局面。
既然气候条件短期内无法改变,那还是得从农作物上打主意。
钟成乘坐专机直接飞往了京城。
在叶家的别墅,他让叶院长找来了叶文欣的二伯和叶文浩。
自家人就有搞农业的,不找他们找谁!
钟成说出了改造柴达木盆地的情况,引起了二伯和叶文浩的极大兴趣。
他们对钟成提供的生命科技的研究,已经在农业方面有了一些成果,正在向上面申请经费进行试验。
双方是一拍即合!
钟成表示要钱要人要设备都没问题,就是柴达木盆地条件艰苦了一点。谷
二伯哈哈大笑,搞农业的人最不怕的就是艰苦,只要饿不死他们,他们哪里都敢去!
钟成感动不已,钱隆平前辈的光荣传统在农科领域还没有丢掉。
国士无双,这才是华夏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钟成马上就与邵总取得了联系,让他尽快安排好农科人员的工作环境,并让他与二伯直接联系,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
他自己在京城办理完相关手续,就把他二伯的团队送到柴达木去。
……
忙完西海工程的事,钟成赶回北山。
逐日三期工程逐日飞车生产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新的总装车间已经在安装调试设备了。
补天工程土建项目进入扫尾阶段,施工队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杨希小组正忙于工艺制定、设备选型。
金乌二期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程志东的团队表示完全没有压力,只是照搬原来的总装车间。
姜言小组关于白虎机甲和虎卫机械战士的设计方案完成了,赵唯随之交出了智能机器人制造的最终工程方案。
只是在对民用机器人的命名上,让钟成有点头痛。
民用机器人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从矿山采掘到家政服务,从工厂装配线到超市理货,从野外地质勘探到环卫保洁,包罗万象。
最后还是杨希提出了建议,解决了钟成的烦恼。
西游记中的孙大圣有着七十二般变化,身上的毫毛能够化身万千,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民用机器人比较贴切。
钟成虽然觉得这样有点对不起齐天大圣的威名,但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名称了。
就这样,未来的民用智能机器人就被命名为:
“悟空机器人”!
而悟空机器人也会从一开始就分为几十个不同的系列,对应不同的应用环境,虽然没有七十二种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