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算计(2 / 8)

聪慧,便凡事都会请教她。

“姐姐的意思是背后之人可能会借这个通判生事?”

黛玉摇头:“借他生事是最简单的,三皇子定然也明白这个理儿,不会笨的拿那个通判怎样,此事若有人设计,只怕意在离间三皇子和太子。”

林璋玉点头:“姐姐言之有理,三皇子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帮手,帮太子避开过许多危险,此次太子贪墨赈灾粮款,虽然闹的很大,但豫州之前可是由佟家驻守的,佟家虽然现在离开了豫州,但军中威信不减,如果三皇子有意包庇,太子定然也不会出大事,故而背后之人若想利用贪墨灾粮一事对付太子,就必须先要搬开三皇子这个拦路虎,这是一箭双雕啊!”

黛玉赞许的笑了笑,对于弟弟的敏锐和聪慧十分欣慰:“豫州那边必定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证据,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利用灾民生事,听说豫州现在已经饿殍遍野,人在绝望中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一旦挑唆的灾民反了,事儿也就大了,当今皇上英明,不会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到那时不但太子,就连三皇子以及要被派去豫州监督的十一皇子,全部都会受到牵连。”

林璋玉皱起眉头:“我明日早早进宫,这事儿我得提醒一下十一皇子。”

见他听了进去,黛玉便没再多说,转而说道:“十一皇子要去豫州,宫里近来又忙着赈灾一事,你去宫里读书只怕也是徒添麻烦,正好眼看再有一月就要过年,半月后若没其他要事,宫里可能也得封笔,不如你明日顺便回了十一皇子,这一个月就在家里读书,我来教你。”

黛玉是想提前先把弟弟摘出来,如果十一皇子跟三皇子不出事自然是谢天谢地,可若他们出事了,林璋玉这一个月在家里读书,与他们没有牵扯,哪怕看在去世的父亲份上,也能安安然然与十一皇子他们划清界限。

不怪黛玉如此不义,实在是皇上的态度让她有些不安,明知道豫州是佟家的地盘,却还是让三皇子负责彻查此案,又把十一皇子派去豫州,只怕皇上私心里还是想保太子,可如此一来,分明就是要牺牲三皇子和十一皇子。

林璋玉并不知道姐姐心里的打算,想着宫里最近确实挺忙的,他就不去添乱了,正好他也觉得姐姐一点不比宫里的太傅差,而且于读书上的见解还更加灵性和通透。

第二天送走林璋玉,黛玉披了件雪白的狐裘大氅去给贾母问安,才刚到贾母院子门口,就被正好出来的王熙凤给拦住了:“老太太这会儿正忙呢,恐怕没时间见你,你去我那里坐坐。”

黛玉奇怪:“这么早会儿外祖母忙什么?”

王熙凤拉着她出了贾母的院子,才小声说道:“是为了借国库银子的事情,以前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感念跟他多年的老勋贵们忠心有嘉,又见这些人家几代传下来,家底都给传薄了,便允诺他们可以从国库借银渡过难关。

大家见此就都去借,一来二去的越借越多,太上皇不提,大家也都没想着还,可最近各地闹灾的厉害,只怕是国库也撑不住了,皇上就突然想起了这茬,要户部整理出来,叫各家还钱呢。”

黛玉是想起有这么一茬,只是上辈子有他们林家的银子打底,贾府虽说盖了省亲园子,但国库的银子也还了。

如今光一个省亲园子就掏空了贾府,虽说有贾元春在宫里的荣光支撑着,却也不足以维持贾府的奢靡,账面上早就空了,现在让他们还国库欠银,拿什么还?

黛玉对朝局不了解,不知道是谁在后边谋算,也不敢随意揣测,毕竟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林璋玉叹了口气:“三皇子本也不想接这个差事,无论结果如果都是出力不讨好,只是圣命难违,不容更改。”

黛玉又问:“那个拦路喊冤的豫州通判呢?”

“三皇子怀疑他背后有人指使,否则不可能那么巧就拦了三皇子的路,此次三皇子回京的时间是秘密的,就连皇上都是在三皇子临到京城头一日才知道,这个豫州通判怎么可能赶的时间如此恰到好处?

如果他早就到了京城,可是却不去大理寺也不告御状,偏偏非要等到三皇子回城才跑出来,那动机就值得推敲了。”

三皇子的想法与黛玉不谋而合,只是如今那豫州通判占了大义,必须得小心处理,否则一个不好恐怕反而要引火烧身。

黛玉想起上一世的事情,提醒道:“倘若这通判果真是被人扔出来当棋子的,那三皇子和十一皇子就需得小心了,背后之人既已出手,便不会如此简单,肯定还会留有后手。”

林璋玉虽然聪慧,但他到底年纪还小,又没有在朝当过官,对有些事想的自然不如黛玉深刻,好在他是个不耻下问的,明白自家姐姐聪慧,便凡事都会请教她。

“姐姐的意思是背后之人可能会借这个通判生事?”

黛玉摇头:“借他生事是最简单的,三皇子定然也明白这个理儿,不会笨的拿那个通判怎样,此事若有人设计,只怕意在离间三皇子和太子。”

林璋玉点头:“姐姐言之有理,三皇子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帮手,帮太子避开过许多危险,此次太子贪墨赈灾粮款,虽然闹的很大,但豫州之前可是由佟家驻守的,佟家虽然现在离开了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