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进宫(1 / 8)

第二天一早,才在贾母那里用过早饭,宫里就来了马车接。

贾府本想亲自送林璋玉过去的,没想到宫里如此重视,打头的太监姓夏,前阵子贾元春封妃后跟贾府来往比较多,掌管整个后宫,是皇上身边的心腹。

如今看他待林璋玉态度客客气气的,众人心里便轻松了一下,后来黛玉让人赶紧给他拿银子打点,可平日打劫起贾府丝毫不手软的夏公公,此刻竟然没接黛玉的银子。

反而笑着宽慰了她一句:“姑娘很不必担心,林大人去后,圣上难过了好几日,后来听周丞相说起林大人家的公子小小年纪,便才学不俗,圣上这是起了惜才之心,等到下午我再把林公子送回来。”

黛玉连忙好一阵谢,尽管夏公公推辞了,可她还是叫人追出去硬是悄悄把银子给塞了,有了银子才好办事。

回到院子,看到自己的奶娘王嬷嬷又不在,如今黛玉心里已经知道了,王嬷嬷原来竟是王家的家生子,是王夫人的人。

上辈子自从进了贾府后,王嬷嬷就不怎么管黛玉,倒是时常往王夫人那里跑的勤快。

黛玉问了一句:“王嬷嬷怎么不在?”

雪雁撇了撇嘴:“又去太太那儿了呗,她哪有功夫管咱们死活,今儿大爷要进宫她也不操一点心!”

果然是意料之中的,黛玉这辈子不想招惹王夫人,但也不想成天被她盯着,可王嬷嬷是她的奶娘,若没有大过错也不好打发了。

正思索着怎么做才好,贾母让人找的太医就来了。

黛玉不忍佛了贾母一番好意,隔着帘子让太医把脉,这王太医先前一直给她看病,对她身体了解的很,等把完脉不禁瞪大了眼睛。

贾母坐在一旁担心的很:“怎么了?是不是不好?”

见王太医不敢置信般又诊了一次脉,王熙凤急道:“到底什么情况,你倒是快说啊,真是急死人了!”

王太医还是没说话,好一会儿才放下手:“姑娘这脉象,竟像是全好了!”

他心里还是觉得怪异的很,先头给黛玉看诊时,黛玉的病症明显不像是凡病,并且几年下来病灶已成,王太医先前不敢说实话,心里却是明白黛玉的身子好不了了,这姑娘指定是不能长寿的。

可这才近一年没见,怎么居然全部好了?

虽然身体还是有些娇弱,可他诊的仔细,是真的没有一点病了!

贾母又惊又喜:“当真是好了?”

王太医点头:“老太太放心,的确好全了,无需再吃药了,只是不知姑娘这一年经历了什么,请了何人看诊?竟有如此奇效?”

黛玉知道自己身体突然好全容易惹人怀疑,幸亏她在江南待了半年,还能搪塞过去,又怕王太医非要问出大夫名字回头告知宫里,自己不好交代,便说道:“说来也是我的缘法,父亲去世后,有个和尚突然来府里,说他与父亲有几分机缘。

如今父亲去世,他便将那机缘给了我,替我开了个方子让我按着吃药,不出半年身子定然能好全,我也是想着胡乱试试,照着吃了半年,谁知那和尚竟没说谎,果真是好全了。”

这个黛玉倒也没说谎,她重新回来没几天,跛脚道士跟那个癞头和尚不知怎么就找了过来,仔细看了看她,又哈哈笑着离开了,便是真去查也查不出什么。

贾母一听连忙双手合十,感激道:“真是上天保佑,阿弥陀佛,等我找个日子,咱们得去寺里好好敬谢一番佛祖。”

王熙凤算了算日子,凑趣道:“正好省亲园子不是盖完了,前几天还说呢,要去寺里卜算一番,这倒是巧了。”

贾母一喜:“那这事就交给你去安排,你林妹妹身体好了,是天大的喜事,一定要操办的隆重些,切不可怠慢佛祖。”

黛玉心里也对佛祖感激非常,闻言并没说什么,只想着私下里自己再拿出一些银子给凤姐,让她看着捐给寺庙,替佛祖重修金身。

如今有林家的家业傍身,黛玉手头并不缺银子花。

另一头,林璋玉进了宫里,先去拜见皇上,皇上正好在太上皇的大明宫,好不容易太上皇今天精神头好一些,看见林璋玉心里喜欢,也随着皇上一块考较了他一番。

林璋玉皆对答如流,让皇上跟太上皇都深感震惊,末了不由感叹:“果真是林探花教出来的,小小年纪就这般不俗,将来是有大出息。”

皇上心里对林如海的死是很愧疚的,他心里明白,若非因为甄家,林如海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去世,便又对林璋玉起了几分喜爱之心,想着好好栽培一下,将来留在自己身边再多照应几分,林家想重新起复却也不难。

“朕看这孩子聪明伶俐,听说小小年纪就已经考了童生,不若让他去国子监念书,也好不浪费这一身灵气。”

太上皇闻言,点了点头:“以前老十一在扬州也没少承蒙林如海教导,而且把老十一教导的很好,既然他不在了,就让这孩子去国子监吧,也不算他白白带老十一一回。”

正说着话,殿外传来一阵热闹的说话声,宫人小步进来:“太上皇、陛下,几个皇子听闻太上皇今儿精神头不错,特意过来请安。”

太上皇笑起来:“他们的消息倒是灵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