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1 / 3)

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

夏日炎炎。

樊川几万亩金黄的稻田,短短几日就已经少了大半,大家争分夺秒的抢收,收割脱粒的稻子也是趁着烈日赶紧晾晒。

“朝廷常平仓已经在收粮了,三十五钱一石稻谷,麦子也一个价,粟谷是二十三·····”

丰收季,百姓都迫不急待的要卖粮,有些是要卖粮好偿还先前借的债,有些则是要置办些物什等,丰收后的粮食也在手里捂不住。

而此时豪强地主们拥有大量田地,自营的庄子收获,以及出租的田收租后,粮食却并不会上市出售,他们会把新粮入仓囤着,等过两月时再把去年的旧粮拿出来上市卖,那个时候价格反而会比现在的新粮还贵。

甚至一些世族大家,这个时候不仅不会卖粮,还会收粮。

“我们也收,麦稻三十六一石,粟谷二十四,有多少收多少。”武怀玉道。

“这粮价这么低,也许还会跌,长安粮商们收的价格更低,一石麦才三十钱。”

“收吧,不会亏的,今年虽说丰收,但隋乱以来,不论朝廷还是百姓,根本没多少存粮,一有点情况,粮价波动厉害,再说,粮价也不会再低了,朝廷会收粮,价格会托底,”

“老师,武家本就有这么多庄园土地,还收这么多粮做什么?”承乾不解的问,这些天太子也是天天跟着承乾在乡下体验生活,是真下地收稻晒谷,甚至是看着如何再耕地赶秋种,

人都晒黑不少,甚至皮都晒脱了一层,

“粮食存着几年也不会坏,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么,有粮能做的事多着呢,不管是收来粮碾米磨面在长安粮铺出售,还是说酿酒做糕,都是个不错的买卖,加工米面留下的糠麸,酿酒剩下的酒糟,那也都是喂猪牛的好东西,”

拿了条子,旁边一张桌子直接领钱,那位负责出纳,数出一百八十个钱,“老叔你数数,这都是今年新铸的开元通宝钱,”

他们这是卖粮,用武家的斗,那自然是划算的。

武家来收粮,还顺便杂货下乡,跟着收粮队,就是杂货车,上面许多日用百货杂物。

郑老汉则告诉太子,在乡下,粮食很多时候比攒的金银都更管用,地主家里的存粮,那就是钱,乡民们不管是娶妻嫁女,还是生病抓药,又或是遇到点什么灾病意外,往往都是要借钱借粮的,

甚至太平好年景时,许多没地的百姓,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也是差着口粮,只能先跟地主借,到了收成时再还本加息。

当第一个老汉卖掉了五石麦子后,自有个账房立马开出了一张单子,写明卖粮人姓名村庄,卖粮价和数量。

“如今正常娶一个樊川良家女子,一般是十几石稻子,差不多一岁一石,最多十五六石做彩礼,但在饥荒的时候,可能一两斗稻子就能领回来个媳妇了,”

老汉刚卖了五石麦子,换回一百八十个钱,看到各种货物,不免看花了眼很心动,尤其是一问价格,确实都很实惠,每样东西看着质量又都不错的。

一老汉本以为这粮刮下来,那就是粮商的了,以前交租给地主,或是给朝廷交租,小吏一般都会淋尖踢斛,踢下来的这粮,都不许百姓收回的。

一名小伙计笑着问,“老叔,我们这里还有些百货,你们有啥要买的不,有针线也有碗碟,还有釜鼎甄锅、铧锄铲锹、盐茶,剪子菜刀火镰梳子镜子等等,物美价廉,看看,”

武家伙计拿个刮板在斛上轻轻拍打几下,然后刮平,刮落的粮还让百姓再扫起来,

这种做法让围观村民们都很惊叹,都说武家了得。

粮食,在乡村那就是硬通货,是能生息下崽的好东西,尤其是在饥荒灾年的时候,地主们手里有粮,就能低价大量兼并百姓手里的地。

地主收租用的一般是市斗,也称民斗,武家现在收粮用的却是官斗,也叫仓斗。

市斗要比仓斗大,民间市斗各地也是不尽相同大小,并不统一,有的一市斗比仓斗要大二三升的,有的大一二升。

收粮的晒场上,又成了个热闹的购物场,

承乾看着许多百姓刚把粮卖给武家换了点钱,结果转头又从武家这买了不少杂货,

而武家随队的大夫,还给大家免费问诊,

甚至给孩子们赠送点免费的打虫药,其它有病痛的乡民购药,价格也都挺实惠,

“老师,我还以为今天只是来收粮呢,想不到这还有百货下乡和义诊送药。”

“对,对,都对,”老汉激动,

“对数,那在这里画个押,就算钱粮两清,交易完成了,”

伙计这话喊出,百姓纷纷回家去背粮来卖。

<div css=tentadv> 丰收年,粮价却低,可再低百姓也还是得卖粮,不卖粮还不了饥荒欠债,不卖粮连点针线锄头都添不上,

除了妇人织的绢布能卖点钱,也就剩下这点粮了,

虽然多数佃户们交了租后,这粮也没剩下多少,可现在好歹还有红薯土豆这些,夏季收的麦子多卖些,秋季地里收上红薯土豆这些杂粮,搭着粮节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