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怯懦万人迷美而自知以后> 登台落幕(9.12更新(二合一有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登台落幕(9.12更新(二合一有红...)(2 / 4)

,让政敌也对她佩服不已。 谁会说她像历史上的某个人?很多年以后,他们只会说某个人像她。 站到了极高点,真正鸟瞰这个世界的时候,人才会多出从未有过的信心。 所以便会生出所谓的魄力。 这种魄力并非来自于天生的勇敢,而只是因为你成功做到了某事之后,你所得到的“配得感”。 ——我配堂堂正正地被人尊敬、被人喜欢。 ——我有堂堂正正受人爱戴的能力。 ——只要我想,我便能做到一切我想做到的事儿。 此种感觉,虞渔在现世从未体会过。 就算她在游戏里不劳而获得了瑶的大国标,又通过苏叠成功地获得了《醉花阴》里头重要的角色?([(Xiao jia ren.)])来[笑*人]*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iAojiaRen)?(),这种配得感也从未出现过,最多只是——“我长得漂亮,这些都是我应当的”,而并非——“我值得,方方面面的那种,不仅因为我长得漂亮。” 而在走到了高位之后,虞渔对于所谓的不劳而获也从中途的怀疑,到了如今的理解。 在经历过诸多风风雨雨之后,虞渔理解:不劳而获也是一种本事。 就比如她让十三王爷成为她的后盾,让赵忖为她做事,再让翰林院的上上下下都对她言听计从,让顺王府的小将军从瞧不起她到很不得为她卖命…… 这也是一种本事——这真的是一种本事。 若是她攀到高位上,却因为身家一穷一白无人做她的后盾而被朝廷左右两派打压至很凄惨的境地,那么对她而言,她所得到的结果便配不上她所付出的努力。且让这些人发自内心地支持她,她可并非只如同前世一样,用了美貌和动听的声音来迷惑他们,她打扮作男子,依旧让他们对她死心塌地,便说明了问题。 所谓的不劳而获,不过是当你表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的时候——那些能够帮助到你的人便下意识地对你心软。 世界上的话语权是一群人掌握的,你必须要那些人站在你身后,而不是站在别人身后,你才能站到顶端——这便是偏爱。这种偏爱一旦被得到,得到之人便是所向披靡的。 而若是没有,仅仅凭借实力,到达的位置终究有限。 在说得大一点,所谓的不劳而获——不过是众望所归。 就像那么多人成为她的支持者,而那么多百姓成为了异才局的拥护者一样。 甚至不知道是谁,据说是曾经和他一起参加过宴会的周成瑞,在一次喝酒时不小心⑩([(Xiao jia ren.)])来[笑*⑩人]*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iAojiaRen)?()说起她开过玩笑说“不喜欢女人”,这件事竟传到了很多人耳朵里,甚至出现了一些过分的试探。十三王爷甚至提起过,若是她,就算是男人似乎也能接受。同样的话术,赵忖某次和她吃饭也无意间提到过。 虞渔没有表明态度,也就是婉拒。 这又说明了问题——一个人的吸引力,综合起来看,并不仅仅是漂亮的皮相而已。 对于这一点,虞渔了解得很深刻。 有很多人曾经真心实意地夸她的眼睛很好看。 可虞渔知道,单论好看,这双眼睛比起她在现实中的那双眼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仍旧有很多人会望着她的眼睛失魂落魄。 红娘也曾和她说过,一个人的眼睛是会说话的。 以前虞渔认为,所谓的眼睛会说话,是用眼睛来表达情绪,譬如喜怒哀乐怨。 现实世界的虞渔便是这样的。 她想要什么,她的眼里便会赤裸裸地流露出那种光,那种光很直白,容易让人心惊。 可是再多——也只是小孩子要糖吃的那种渴望。而并非她曾在红娘眼里看到的那种光。 红娘眼里的那种光彩,才是真正的漫不经心却又势在必得。 因为她将所有的环节,都由幻想变为了现实,只差最后一击了。 而如今的虞渔眼中的光彩,却和之前在现实中的有所不同。 当然,和红娘的也有所不同。 她经历的种种——作为高官手里所把握的滔天的权势、作为红娘的委托人始终如一的信念、作为一个外来者始终保持清醒的豁达,以及所有的成就聚集起来的一种厚度——都渐渐成为凝聚在她的眼睛里神采。 她已不再脑袋空空、一无所有。 “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使命。”虞渔喃喃自语。 可她还有一件事没完成。 三天后,她广发请帖。 邀请很多熟人来到陈府一聚。 各方势力都有,他们只不过是承她的面子,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宴会上。 虞渔甚至连皇上也邀请了。 总之那天晚上,陈府灯火通明,很是热闹。 上京顶尖的权贵全部汇集于此。 因为来的贵人太多,外头里三圈外三圈全是侍卫把守,生怕出现任何的异常,这里面但凡有一个人遭遇了不测,汉国都是要变天的。 虞渔吩咐人做了好酒好菜,没有太奢华,但胜在食材新鲜,做法独特。 但是这里来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来以为是剑拔弩张的局面,却因为虞渔开场的一番话,而莫名和谐下来。 “我请大家来陈府做客,其实不是为了满足我做主人家的私心。”虞渔开了个玩笑,席上的人便也多少露出了点笑意。 “当然,也不是为了请大家吃菜,我这里的菜太普通了,只能垫一垫肚子。” “只是我的姐姐,作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就在三天前,由我送着亲自在上京西郊的某座山上下葬了。” “这本是家事,不该在贵人这样多的场合提起。” “只是今日若不提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