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治理(1 / 2)

朱元璋说着又把目光移向其他考生。

“你们这些酒囊饭袋,连基本的谷物都不认识,咱怎么能放心把百姓交给你们治理?啊?”

“连自己的百姓都照顾不好,你们还当这个官干嘛,不如早点回家去,还当什么官。”

“回家好歹可以保住性命,继续当官,咱担心你们的脑袋不保。”

诸位考生颤颤巍巍的站在原地,不敢吱声。

“好了,现在把榜单放出去,咱们现在处理下一件事。”

朱元璋怒瞪了众人一眼,然后缓步走上台阶:

“王德,去,给咱把毛骧找来。”

下方众人内心一沉:

“完了,这是要杀人了。”

诸位考生也是浑身一颤。

这也太刺激了,这见皇帝的第一面就要看杀人。

一位位士子,面色苍白。

毛骧此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朱元璋见状挥了挥手,止住了毛骧的动作:

“毛骧,咱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毛骧连忙回道:

“回陛下,主要人员已经调查清楚,其他的还在进一步调查。”

“主要没有人证,很难继续下去。”

朱元璋眉头蹙起:

“怎么能没有人证?”

“这,陛下,臣怕坏了您的大事,所以没敢抓人。”

毛骧为难的看了一眼四周。

朱元璋点点头:

“去吧,去把那些人抓起来,一个也不要留,先去审一审,之后,一个个给咱杀。”

“你们这些人就先在宫里呆着,杀头的时候你们都去看看,这就是不好好当官的下场。”

说着,就有一个宦官领着考生们前往了早已准备好的宫殿。

考生们一个个面色苍白的跟着宦官走着。

时不时的还要相邻的考生搀扶着前进。

朱元璋看着他们的情况没好气的冷哼一声。

随即,又收敛了自己的怒气:

“杨宪可在?”

杨宪连忙出列,毕恭毕敬的说道:

“臣在。”

“扬州知府杨宪,治理扬州有功,当赏,升任中书参知政事。”

“谢陛下。”

杨宪连忙拜倒在地。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你以后一定要记得咱为什么升你的官,以后要做一个好官。”

“是,臣一定谨记于心。”

一旁的刘伯温也是一脸笑意。

要知道杨宪可是自己的学生,他有出息了,自己不也脸上有光嘛。

其他的官员都或是羡慕或是嫉妒的看着他。

这杨宪倒是好运道,其他人倒霉,他升官。

而另一边的李善长和胡惟庸的脸色却是不太好看。

此时的朝堂之上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一派是以李善长和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

此时,杨宪升官,意味着浙东派的势力大涨,而相对的他们这边的势力不可避免的要遭遇打压。

朱元璋看着下方神色各异的官员,微微笑道:

“好了,下朝吧,毛骧,尽快的查,给咱查个水落石出。”

毛骧连忙应是。

朱元璋点点头走了。

堂上的诸位大臣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于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

“老师,你说这题是那位侍读出的吗?”

杨宪跟在刘伯温的身边,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伯温捻着胡子轻声说道:

“应该是吧,陛下那天亲口说的,此事应该不假。”

杨宪语气惊愕的看着刘伯温:

“据说这位高大人才二十出头的年纪,而且此人都没露面就掀起如此大的波浪。”

“此人不简单那。”

刘伯温点点头,不着痕迹的看了下四周:

“据说此次会试的题也是这位高大人出的。”

“他也因此入了皇帝的眼。”

杨宪震惊的看着刘伯温:

“那他为何不出面啊,据说整个会试期间他都没有出现,直到会试结束,他才回的家。”

刘伯温悄声说道:

“这有可能是一种避嫌的手段,我怀疑他早已预料到此次的会试要出事,才会到宫里,重新出一套题。”

杨宪点点头:

“对,就是这样,不然解释不清楚他的动机。”

“那看来此人不喜名利,此次会试要是和他没关系,此人大概还是泯然众人。”

刘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