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百年争战> 第二百零一章 左宗棠独抒己见(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一章 左宗棠独抒己见(2)(1 / 2)

第二百零一章 左宗棠独抒己见(2)

1877年6月底,英国政府照会大清国驻英公使郭嵩焘,声言英政府将力阻清国大军挺进南疆。

郭嵩焘唯恐事不可转圜,速即上奏曰:进军新疆,穷兵縻费;即捐数城之地,予浩罕人立国自存,吾国则可利用其力勘定西疆,其似系两全齐美之策,吾国宜应乘英人调处之机,妥定章程,以为保境息兵之计。

两宫接奏,速谕:郭嵩焘奏,英人照会调处喀什噶尔事宜,并传闻阿古柏病殁、各折片,据称英国徳尔比,屡遣威妥玛,为喀什噶尔调处照会章程三条,意在护持。又闻阿古柏病殁于古拉尔地方等语。

该侍郎所奏各节,于新疆南路军务得手情形,自尚未悉。着左宗棠将郭嵩焘所奏,体察情形,斟酌办理。原折片单各一件,着抄给阅看。将此五百里谕令知之。

恭亲王奕訢上言: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琉球国王特使,已密抵京师,其曰数年间停派贡船,皆因倭国百般阻碍。琉球王曰,若停向我大清朝贡,不啻忘却累世之恩,必失信义于天下。

慈禧太后道:前年,吾皇登基大典,琉球使臣来京致贺,倭人百般刁难,可有此事。

奕訢道:倭国驻华代理公使郑永宁声称琉球乃倭属藩,并求琉球使臣归馆。奴才以琉球贡使从未言其国为倭国屏藩,故其来中国之接待亦依从前之例典。

慈禧太后道:我天朝上国,事事以礼仪为先。蕞尔倭国,是何居心?

军机大臣沈桂芬道: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知己知彼,方可应付自如。翰林编修何如璋甚谙洋务,微臣以为,当命其进驻倭国,一探究竟。

慈禧太后道:西疆战事未了,不可轻易与倭交恶。李鸿章亦奏,翰林馆中,通晓洋务者,何如璋也。著何如璋为翰林院侍讲,加二品顶戴,充出使倭国大臣。

速传谕旨,琉球此次,所贡方物,为倭国所阻;该国王遣陪臣等,前赴福州,投递密咨,恳给凭赴部沥陈。

琉球世守藩服,岁修职贡,倭国何以无故梗阻?是否藉端生事,抑系另有别情。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即传知出使倭国大臣何如璋等,俟到倭国后,相机妥筹办理至琉球使臣暨通事人等。即着何璟、丁日昌,饬令琉球使者统行回国,毋庸在闽等候。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西疆这方,左宗棠接朝廷谕旨,目眦尽裂,速即致函总理衙门:郭嵩焘匹夫,妖言祸国!浩罕人非无立足处,何待英人别为立国?即欲别为立国,则割英地与之,或即割印度与之可也,何乃索我腴地以市恩?逆匪阿古柏已服毒自戕,大军西驱,破竹之势已成,欲止不能!诸公勿惧英人,即其巨舰复又莅临我大沽口,又能如何?英人断不因此浩罕屑小,再与我天朝上国决一雌雄!

郭嵩焘信口开河,宗棠怒火难消,速又奏曰:奏为遵旨统筹全局,谨将愚虑所及,据实直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五月二十四日钦奉谕旨:关外军情顺利,吐鲁番等处收复后,南八城门户洞开,自当乘胜底定茴疆歼除丑类以竟全功。惟计贵出于万全,事必要诸可久。

吐鲁番固为南路要隘,此外各城如阿克苏等处,尚有可据之形势否?茴酋报知阿古柏缚献白彦虎、缴回南八城之说,是否可恃?

喀什噶尔逆首,依附彼族,尤易枝节横生。伊犁变乱多年,前此未遑兼顾,此次如能通盘筹划,一气呵成,于大局方为有裨。

该大臣亲总师干,自以灭此朝食为念,而如何进取,如何布置,谅早胸有成竹,为朝廷纾西顾之忧。其既统筹全局,当直抒所见,密速奏闻,以慰廑系。

跪诵之余,具仰我皇上眷顾西服,圣虑深远,于保大之中,廑驭边之略,钦佩何言!

窃惟立国有疆,古今通义,规模存乎建置,而建置因乎形势。必合时与地统筹之,乃能权其轻重,而建置始得其宜。

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西北则广漠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兵少固启戎心,兵多又耗国用。以言防,无舟楫可省转馈之烦,非若东南之险阻可凭,集事较易也。

周、秦至今,惟汉、唐为得中策,及其衰也,举边要而捐之,国势遂益以不振。往代陈迹,可覆按矣!顾祖禹于地学最称淹贯,其论方舆形势,视列朝建都之地为轻重。

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不特前代所谓九边皆成腹地,即由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以达张家口,亦皆分屯列戍,斥堠遥通,而后畿甸晏然。盖祖宗削平准部,兼定茴部,开新疆、立军府之所贻也。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括境日广,由西而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部有蒙部为之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