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多元三国说> 第23章:陶恭祖三让徐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陶恭祖三让徐州(2 / 3)

待备如亲,备感激不尽。然备乃漂泊之人,无根无基,岂敢受此重任?徐州之事,还请陶公另选贤能之士主持。”

陶谦见刘备如此坚决,便又说道:“吾儿年幼无知,难当大任。徐州百姓之福祉,皆系于玄德公一身。若玄德公推辞不受,徐州百姓将如何是好?”

刘备闻言,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自己若不接受徐州牧之位,陶谦将死不瞑目。于是,他含泪答应道:“既如此,备便暂领徐州牧之位,待有贤能之士出现时,再行禅让。”

陶谦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紧紧握住刘备的手道:“玄德公真乃仁人君子也!徐州百姓有福了!”言罢,陶谦便驾鹤西去,享年七十有余。

刘备悲痛欲绝,他亲自为陶谦料理后事,并誓言要保卫徐州百姓,不负陶谦所托。从此,刘备便以徐州为根基,开始了他争霸天下的征途。

(多视角解说)

陶谦: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我站在徐州城头,远眺着远方曹军的滚滚烟尘,心中满是忧虑。曹孟德,这个乱世中的枭雄,为了报父仇,竟然不惜举兵攻打我这徐州之地。我陶谦,虽以仁义自诩,但面对如此强敌,也不禁感到力不从心。

这时,刘备,这位名满天下的英雄豪杰,率领着他的义弟关羽、张飞前来助阵。我感激涕零,心中却也充满了犹豫。徐州乃我多年经营之地,百姓安居乐业,我怎能轻易将它托付给一个外人?但眼下的局势,我又能如何?

在与刘备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英勇与智慧,也看到了他对徐州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或许,将徐州托付给他,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又怎能忍心辜负徐州百姓对我的期望?

在内心的挣扎中,我最终决定,将徐州牧之位让给刘备。当我将这个决定告诉刘备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便恢复了平静。他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道:“陶公放心,备必将竭尽全力,保卫徐州,不负所托。”

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感慨。或许,这就是一个领袖应有的决断与担当吧。

刘备:

接到陶谦的邀请,我深知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徐州,这个富饶之地,如今正面临着曹军的威胁。我虽有心相助,但也明白其中的风险与责任。

在与陶谦的交谈中,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忧虑与无奈。我知道,他之所以将徐州托付给我,是因为对我的信任与期望。这份信任让我倍感沉重,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保卫徐州的决心。

然而,当我听到陶谦要将徐州牧之位让给我时,我却犹豫了。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难以担此重任。但我又怎能辜负陶谦的期望与信任?

在内心的挣扎中,我最终接受了陶谦的让位。我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我将竭尽全力,保卫徐州,不负所托。

在接手徐州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但我知道,我不能退缩,也不能辜负陶谦的期望。我将用我的仁德之心,去守护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

曹操:

当我得知陶谦将徐州牧之位让给刘备时,我愤怒不已。刘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然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抢占我的地盘!我曹孟德岂能容他?

我立即调集大军,准备攻打徐州。我要让刘备知道,我曹孟德才是这乱世中的主宰!然而,当我看到刘备在徐州的所作所为时,我却不禁陷入了沉思。

刘备在徐州深得民心,他的仁德之心让百姓们纷纷归附于他。我意识到,如果强行攻打徐州,不仅会损失惨重,还会失去民心。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在内心的挣扎中,我最终决定暂时放弃攻打徐州的计划。我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要用我的智慧和力量,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霸业之路。

群演视角

场景一:徐州城下,曹军压境

在徐州城外的旷野上,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群演,身着布衣,手持长矛,与众多士兵一同列阵,准备抵御曹军的进攻。我环顾四周,只见旌旗飘扬,尘土飞扬,远处的曹军如潮水般涌来,气势汹汹。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陶公的忠诚。

我身旁的士兵们也在窃窃私语,他们或紧张地握紧武器,或互相鼓励打气。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徐州军民团结一心的力量。然而,当我想起曹军的强大和陶公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时,心中又不禁涌起一股忧虑。

场景二:刘备入城,军民欢庆

就在我们忐忑不安之际,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英俊潇洒的将军骑着白马,率领着一队精兵疾驰而来。他身披青衫,手持长剑,气宇轩昂,正是前来助阵的刘备刘玄德。

随着刘备的到来,徐州城内外的军民都欢呼起来。我看到许多百姓手持彩旗、献上食物,欢迎这位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