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安排两个孙子与苏弘文一起去县学读书。
他则是一边养伤,一边在家里教苏弘武学习兵法。
苏五柱也被收了当侍卫,安排了一些活。
对外,苏五柱是乾王府的侍卫,月银是五两银子。
这可是让村长一家人高兴不已。
大河村醋坊也成功地开起来,就等着第一批醋出来卖给金家商行。
夏去秋来,大河村的粮种已经让整个丰县的老百姓吃上了饱饭。
苏家食肆开业,生意火爆,唐春梅请大嫂跟三嫂帮忙。
二嫂也从金家接到了高工钱的绣活。
苏东林中秋娶了媳妇,苏南林订亲,婚事放在年后。
苏二木也成功地让董茶花怀上了孩子,并且将苏弘时送去了学堂。
九月苏三木也开始了乡试,他轻装上阵。
他打算这次就试一试,主要是给儿子探路,所以也没有多大压力。
考完后,还特意将试卷都默下来,打算给儿子用。
他没有立刻返乡,留在府城,就是等放榜。
按照大周的惯例,这前十名的试卷都会抄录一份张贴出来。
他得用笔抄下来,带回去给儿子做参考。
毕竟,只张贴一天,明天就要撕了。
所以,他占据了最有利的地势,打算大干一场时,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捷报,丰县大河村苏三木中乡试第三十三名。”
“恭喜苏老爷,苏老爷在哪里?”
报喜人又重复了一遍!
杜建赶紧大声说,“在这里,我们老爷在这里。”
“苏老爷,稍后县衙会到您家中报喜。”报喜人笑眯眯地说着。
杜建赶紧拿出夫人准备好的赏钱递给报喜人。
报喜人又说了一些吉利话。
苏三木还是傻站在那里,周围人恭喜声不断。
他咽了咽口水,“杜建,我真的中了?!”
“恭喜老爷,您真的考中了!!”
“您现在是回乡,还是参加诗会?”杜建已经听到那些举人老爷要参加诗会。
所以他特意问下自家老爷。
“回家!赶紧回家。”苏三木没想到自己居然中举了。
名次还这样靠前!
要知道一个省最多中一百人,平摊到每个县还不到两人。
他代表丰县居然中了,回去后要给汤老磕头,磕一百个。
去府城之前,汤老抽出时间特意给他上了三天课。
要不然,他真不一定能考中。
归家心切,苏三木恨不得马儿都能长翅膀。
让他早点见到妻子,她现在不是秀才娘子,而是夫人。
中举后的感觉,就是飞一样。
生活一下子处处是阳光。
唐春梅因为要照顾孩子们,所以在食肆的时间并不长。
太阳落山,她就回家给孩子们跟老王爷做饭。
杜荣氏在店里盯着就好。
她回家时,杜秀儿已经将食材全部都洗好,切好。
面发好,包子馅调配好。
“秀儿,你做得真好,婶子谢谢你。”唐春梅也不是刻薄的人。
虽然一开始,乾王说过只要给杜家人吃喝住,不用给工钱。
但是,该给他们的工钱,唐春梅一文都不少。
就连杜秀儿都有一两银子。
“大娘子,您是大好人。秀儿往后可以做更多活。”杜秀儿小脸红扑扑的,被夸谁不高兴。
自从到了苏家,他们再也不用被人打骂,也不会饿肚子。
每天都跟主家吃一样的饭菜,能吃到饱。
“这样就很好,你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做太多,容易长不高。”唐春梅摸摸杜秀儿的头,让她去烧火。
饭菜上桌的时候,苏三木赶到了家。
面对一大家子人,他站在那,咽了咽口水。
唐春梅见他脸色不太好,赶紧上前关心,“孩他爹,你累坏了吧!”
“赶紧坐下喝碗汤,其他都不重要。”
她本能地认为丈夫没考中。
因为去乡试之前,丈夫就不止一次地说过,就是去探探路。
多少人蹉跎一辈子连秀才都考不中。
所以她能当秀才娘子,已经是极好的。
做人,要知足。
“重要!”苏三木接过杜秀儿递过来的茶水,一口干,用袖子擦擦嘴。
“爹,你中了吗?”苏弘文第一个猜出来。
苏芊妤拿出铜钱,往桌子上一撒,“上上签,中。”
这下子轮到唐春梅紧张了,这家里没接到报喜,能是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