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罗马帝国终于有罗马了
彼得重新制定了罗马省和罗马牧首区,虽然转移了他的世俗地位,但在教会中的地位不是依靠一次大公会议就能转移的。还得再来一次会议来商讨最终的地位。
不过财产没收还是进行的,教堂、修道院这些归正教会,其他的归帝国国库。同时还修复城墙,看看北方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各位国王诸侯也知道大势已去,不是他们不敢向罗马宣战,而是对方的军队实在是太可怕,百战百胜,而且他们看着自己这方的士兵眼睛冒光啊,恨不得直接活捉或者砍头,这谁还敢单独面对啊?
虽然他们暂时没有回应,但也促进了反罗同盟的扩大,巴伐利亚、佛罗伦萨、英格兰也加入进来。卡尔马联盟也因为诺夫格罗德的行为派出代表,他们在布鲁塞尔齐聚一堂,准备商量如何让罗马帝国解体。
只能说他们的行为太大了,大的皇帝都知道了,不过他不怕,反正这是彼得的事情了。
还记得彼得出发前一天,他向自己的儿子说出自己要退位的决定。
“从朕成为大公开始已经过了23年,这几年朕真的累了,从来没有想到皇帝也是累人的活。”
“你已经在这几年展现出一个统治者应该有的品质,这个位置早晚会是你的,就在你德胜归来的时候,你会戴上皇冠,成为这个帝国的新主人。”
米尔恰决定退位,多年的君生涯让他劳累,而彼得也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他决定将这个重担交给下一代。
不过在他退位之前,还得为儿子把事情处理好。
哥萨克的大汗觐见皇帝,米尔恰以扩大贸易为条件换取罗马在东部土地上继续修建堡垒的要求。同时也给自己的孙子给找一個妻子。
这几年有不少人给亚历山大推荐妻子,有英格兰的、勃艮第的、阿拉贡的、波兰的,从公主到贵族女儿什么都有。但米尔恰挑选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不管是谁嫁入罗马都得改信。
这个条件吓走了不少人,罗马目前不太需要一位有份量的盟友,而是一位可以控制的马前卒。谁知道这有没有被罗马吞并的风险,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只能忍痛放弃。
阿拉贡国王欢迎教宗的到来,在他看来,教宗来了就意味着自己也可以像法兰西那样控制教廷了,但自己可是个虔诚的教徒,怎么能这么干呢,自己还得依靠教宗来收复失地呢。
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听闻教宗来了,也赶紧去和教宗见面,胡安也需要教宗的力量来帮助他征服格拉纳达,在半岛人看来,上帝就是他们自己人,什么都是向着他们。作为回报,自己就必须忠诚于上帝,这样才对他们的长久有好处。而且自己也可以向法兰西异端开战,然后逐渐统一西欧,接着和东欧开战,最终统一欧洲。
想法真的不错,只可惜仅仅是想法而已。
————分割线————
罗马沦陷的消息犹如狂风般席卷整个天主教世界,教宗额我略十二世的出逃就是证明了这一点。
圣城没了,他们的圣城被异端占领了。夺回圣城的呼声在修士和教徒中间蔓延,勃艮第公爵更是提出要夺回君士坦丁堡,直接让法兰西国内的民众支持他。
挟民意而威胁,这位公爵可是把民众情绪玩明白了。但支持归支持,具体的情况是只有修士和部分真狂热的教徒行动,其他民众也需要生活,生活不了的直接移民去了诺曼底,那里的公爵规定他们可以免交三年赋税。
至于柏林联盟,六大选帝侯早就想整治他了,就趁着这个机会发难,要求他们解散,不然将带领大军攻进柏林。
命令一出,数十个采邑主教和上百个修道院云集响应,颇有一种北方十字军的味道。但在参与者中,北方宗教诸侯没有响应,他们不见了?
这当然不是不见了,而是被世俗诸侯给缴械了。天高皇帝远的,何况领头的还流亡了,此时不宰更待何时?
于是乎,联盟的诸侯国以天主教会腐败为借口,在联盟会议上通过了教会土地归还法令,规定被认为腐败的地方教会需要将土地归还给诸侯,同时任命主教、神父等神职人员的权利也从认定之日起转移。
以腐败为理由总是那么正确,连带着波西米亚的教会也动荡了。文策尔想夺回权力,就支持国内的宗教改革呼声,任由新任的布拉格大学校长在伯利恒教堂传教,
约翰从君士坦丁堡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当地教会的清廉简直是天主教会的标杆。加上威克里夫的作品影响,直接改变赛道,成为一名传教士,天天向腐败的天主教会开炮,从中得到了不少支持者。他的名字也时常被支持者提起:约翰胡斯,或者扬胡斯。
“赎罪券不过是他们敛财的把戏,他们这些德不配位的人榨取着我们的财富,挥霍着我们的心血,践踏着我们的虔诚。他们不应该在这里,应该去地狱忏悔。”
胡斯在伯利恒教堂向布拉格的市民宣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