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5 章(1 / 3)

第 105 章第 105 章

105

百济和新罗一样 , 同样都是大唐的藩属 , 但是不一样的是新罗亲近的是大唐 , 而百济亲近的却是高句丽 。

当然了 , 不好说新罗亲近大唐的原因是不是被高句丽和百济所逼 , 但是百济确实是在得到高句丽的支持后 , 曾多次侵犯新罗 , 迄今为止新罗已经有四十余座城市被百济所攻占了 。

对此 , 新罗曾向高句丽请求支援 , 毕竟如果没有高句丽在背后支持百济的话 , 百济也不敢如此频繁地侵犯新罗 。

但是高句丽既然支持百济对付新罗 , 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答应帮他们说服百济放弃继续侵犯新罗呢 ?

除非新罗答应归还原本属于高句丽的土地 。

新罗的德善女王答应了吗 ?

当然没有 , 德善女王也不傻 , 本来他们就已经丧失了那么多领土了 , 现在还要将当年他们打下来的领土还给高句丽 , 那新罗也不剩什么了 。

于是德善女王一边派兵抵抗百济的入侵 , 一边派使臣入唐请求支援 。

大唐支援了 , 李世民甚至亲自带兵东征 , 只可惜把高句丽打得遣使入唐谢罪 , 但是却治标不治本 。

因为百济已经被高句丽养肥了胆子 , 再加上贞观二十一年新罗发生叛乱 , 德善女王甚至因此丧命 , 这对百济而言 , 是最好的入侵机会 。

一旦成功的话 , 他们说不定能够全面占领新罗 。

所以百济这一次没有听高句丽的吩咐 , 直接就想要趁火打劫 , 于是新上位的真德女王继续派金春秋入唐乞援 , 不仅提出了想要引进大唐官服作为新罗

官服的心愿 , 并且为了表明自己对大唐的顺从之心 , 不仅选择奉大唐正朔 、 行贞观年号 , 而且还让金春秋的儿子金文王留在大唐充当质子 。

别看金文王只是金春秋的儿子而不是真德女王的 , 但是现在新罗真正掌权的人可是金春秋和金庾信 。

之前说过了 , 李世民已经让人开始造船了 , 至于造好的船是用来打高句丽还是用来打百济的 , 暂且不确定 , 毕竟高句丽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呢 。

结果这个时候金春秋入唐来乞援了 , 筒直就像直接上门来问老唐要考婆不要 (bushi) ?

那老唐能不要吗 ?

肯定不能 。

于是李世民下旨出兵攻打百济 , 同时任命左武候中郎将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 , 率水陆大军十万渡海 , 以及任命真德女王为嵋夷道行军总管 , 率五万新罗大军和苏定方配合作战 。

此次出征 , 李来仪和殷元是跟着苏定方走水路 , 这个时候他们就十分庆幸他们不会晕船了 , 巧的是谢氏兄妹也同样不晃船 。

对此 , 谢青松和谢丹桂都很庆幸 , 尤其是谢丹桂 , 她深知自己已经十四岁 , 到了该许人出嫁的年纪了 , 哪怕她父母再开明 , 愿意她投奔李来仪 ,

但是她始终也是要嫁人生子的 。

如果是男子的话 , 他们娶妻生子之后如果遇到机会了 , 他们依然可以上 , 但是谢丹桂不一样 。

因为她父母开明 , 不代表丈夫和婆家也开明 , 退一万步讲 , 即便丈夫和婆家也开明 , 她大概也没有办法遇上机会就能够上 。

因为嫁人之后她是要孕育子嗣的 。

所以谢丹桂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在许人出嫁之前得到机会好好地表现

一番 , 这样不仅能够证明她的能力 , 还能够给她父母长脸 。

别以为谢丹桂不知道 , 自从她祖母她们知道她父母他们答应让她投奔武夷公主之后 , 碍于武夷公主的面子 , 她们当着她的面不敢乱说什么 , 但是肢地里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

不仅觉得她不自量力 , 甚至觉得她以女儿之身去参军 , 混进男人堆里面简直就是丢尽他们谢家的脸 。

也就是谢丹桂性情倔强又坚韧 , 要不然被自己的长辈这么轻视和笑话 , 怕是早就接受不了要放弃了 。

所以得知李来仪这次随军出征有意带上她之后 , 谢丹桂高兴到一蹦三尺高 , 更让她高兴的是她不晕船 , 要不然这个机会她就白白错过了 。

虽然谢丹桂嘴上没有说 , 但是李来仪从她的表情也看得出来她的心情有多好 , 毕竟得偿所愿了嘛 , 对此李来仪十分理解 , 因为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

不过她不得不给谢丹桂泼泼冷水 :“ 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 , 你平日里跟人切磋武艺还有点到为止这个说法 , 打仗可没有 。“

“ 而且流血是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