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去我妈还说呢,再不带着李姝,就别回去了”。
“呵呵呵”
老太太同刘茵以及赵雅芳都笑了起来,大家笑亲家母的为人善良,笑顾宁的温柔大方,笑李姝的命运好。
亲家母能说这话,就是不想让闺女惹了不亲近子女的名声,更逼着闺女善待这个孩子。
同时也在跟李家人表明态度,对待李姝,就像对待亲外孙一般待遇,甚至要更好。
其实也无可厚非,丁凤霞深知这个孩子的身世,早就调查过的。
当时也是一边埋怨当地的办案人员咄咄逼人,出事太馊吧,也埋怨外事处理人员做事太绝,为了自己方便,都把责任推着让李学武三人承担了。
同时也在心里暗暗为女婿的人品和担当欣喜,知道李学武这人是个心软的,也是个心善的。
李姝到了李家以后的生活更是被丁凤霞看在了眼里,不提李顺两口子的细心照料,单看李家其他子女们的态度,也能知道这个孩子在李家的重要性。
更能看出李家的家庭教养、门风和素质来,这是选择亲家最重要的一点。
老大两口子稀罕,老三、老四不嫌弃,当亲侄女一般,全家都是一副热心肠,对捡来的孩子都能如此,那对她闺女还能差了?
没有一个婆婆和丈母娘是善茬,只看刘茵刚才问的这个问题,顾宁就知道,婆婆对她,之于李姝的关系还是很在意的。
在意的无非就是两点,那就是李姝跟她不合适在一起的话孩子会不会受罪,二一个就是两口子之间会不会有矛盾。
若是因为李姝的原因,那刘茵和李顺早在前面就曾跟顾宁,跟丁凤霞交代过,孩子可以交给他们来养。
当时顾宁是没表态的,毕竟是姑娘家,而丁凤霞是说了的,李姝落在李家,落在李学武的名下就是缘分。
只见着珍惜缘分的,没见着把缘分往外面推,往外面撵的,添人进口都是福,李姝比自己家闺女先进的李家,哪有嫌弃的道理。
若是嫌弃了李姝,甭说让上面关注这个孩子的人瞧不起,单是亲家这边就会有隔阂,丁凤霞哪里会做这种事。
遑论顾宁没有这个意思,就是有这个意思,丁凤霞都会叫她打消这个念头。
对待李姝要比对待亲儿子、亲闺女都得好,越是如此,越能得福。
不说人与人交心,从小养到大这方面,单看顾宁对待李姝啥样,孩子长大后,若是不孝,那关注她的人都不会让。
不要说不是自己亲生的,养大了就都成什么白养狼了。
孩子都是孩子,从小在你这长大,孩子长歪了跟谁的孩子有什么关系?还不是当父母的没做到?
要说怕人说,不敢打孩子,不敢教育孩子,一味的惯着她,这不叫负责任,这叫甩锅。
从出发点就错了,还说什么孩子长大了这么着。
一个班级里四十个学生,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就说是孩子的父母没生好?是孩子的问题?
这不得找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老师嘛?说什么孩子啊。
所以明事理,懂人情,比上学学知识同样的重要。
顾宁在人情世故上因为心理原因不愿意去想,去做,但在三观和道理上是很明白的。
老太太和刘茵都是喜欢顾宁的,就冲她对李姝的态度,第一次上门就喜欢上了顾宁。
到现在,刘茵这么在意李姝跟顾宁的关系,就是又怕李姝受了委屈,又怕顾宁受了委屈。
到现在来看,一切都是好的,只见老太太回来后都是笑脸就知道,不仅仅是李姝在别墅那边待的开心,老太太在那边待的也是舒心。
两口子若是不和,天天吵架闹别扭,都不用谁说,从老太太和孩子的脸上就能看得出来。
这会李学武抱了李姝往出走,顾宁拎着包在后面跟着,刘茵几人都跟着送了出来。
院里有纳凉的,见着李家大出动,便都笑着招呼了起来。
打头里的李学武捏了李姝的小手跟街坊邻居们打着招呼,笑着的眼里全是李姝。
刘茵跟在后面则是嗔着李学武,小心门槛子,小心磕了碰了李姝。
老七媳妇儿摇着蒲扇,看着李家三代婆媳一起送了出来,便笑着道:“瞧瞧这待遇,这才是做媳妇儿最高标准呢”。
跟她坐在一起的赵家媳妇儿撇了撇嘴,道:“要不明个你也去医院当医生去,再找个有势力的爹,你也能这样”。
“快别浑说了”
赶在贾张氏的前面,一大妈拍了一下扇子,冲着两个年轻的媳妇家子使了个眼神,低声道:“这个能乱说?”
老七媳妇儿也知道不对了,冲着一大妈干笑了一下,赵家的也是没言声了。
只有贾张氏嘎巴嘎巴嘴,只觉得没意思,她还没说呢。
一大妈却是个实在人,扇着扇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