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54章 武学典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武学典礼(2 / 3)

后,武学开学典礼正式确定下来,定在了十一月廿一这天。

武学大院的正门很简朴,只有一对训示楹联以作雕饰,左边上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此门,右边下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上书长安武学,乃大唐皇帝亲笔题写。

腰佩仪刀的红衣武士肃然而立,五位宰相率五监六部九寺各学馆以及禁军大将等文武百官在武学大院正门前集合,御史中丞裴枢命人点名考勤整队。

一切就绪后,文武百官便恭恭敬敬立在小雪中等候圣驾到来。

一炷香后,众人在风雪中看到了招展的黄旗,黑衣黑甲的神策军将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当先开道,大队红衣武士执天子仪仗随后,内侍省宦官太监走在圣驾两侧。

一行肃然,只有踏雪的细微脚步声。

挤在街道两边的百姓雀跃不已,伸长脑袋想要一窥天颜,李晔圣驾所过之处,街道两边的士兵百姓纷纷埋头,有些妇人甚至硬生生把自家孩子的脑袋往地上摁。

“万岁!万岁!万岁!”

百姓夹道欢迎,万岁声喊得山呼,声势浩大不已。

李晔掀开帘子,面带浅浅笑容,对街道两边的军民点头致意。

“啊,至尊在看我,在看我!”

一名金吾卫被李晔注视了一神,竟是连声大叫起来,手舞足蹈乱了方寸,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不料突然又栽倒在地,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起来。

圣驾缓缓前向走去,及近,五位相率文武百官参拜,在武学大院里整队的新科武人也齐齐跪地埋头,大院附近的武士纷纷单膝跪地,高呼万岁。

礼仪结束后,李晔在群臣的簇拥下走进武学。

及至开学典礼,武学一共录入了二百三十九名学子,什么出身都有,望着堂下那一张张兴奋激动的面孔,李晔很是感慨,大唐负了百姓,但百姓从未放弃朝廷。

至德二年,官军收复洛阳,安史乱军败逃邺城,洛阳百姓争相迎接王师入城,但迎来的是胡人的大肆奸淫劫掠,而这却是大唐皇帝允许的。

咸通四年,朝廷大伐南诏,南方百姓争相投军戍边报国,朝廷与募兵约定,三年期满回籍,但最终却是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六年,仍无还乡希望。

戍兵苦于兵役,公推庞勋为首,哗变北还。

长安没有安慰,没有补偿,给予的只有镇压和屠杀。

华夏百姓的忍受能力很强,只要有一口饭,心始终向着朝廷,给自家王师纳税,总比给胡人纳税好罢,只是别那么重就好了,只盼着朝廷稍微像个样。

想起之前在茶肆认识的李轩,李晔又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但并未看到那个大胖子,也许是面试没过关罢,李晔收敛心思,开始发表讲话。

“朕只有三句话要讲,一是为何读书,二是读书有何用,三是参军为何……”

李晔的举动让中书省的那些太学生很是嫉妒,天子登基后还没有来看望过他们这些将来的国之栋梁,如今却为了一群武夫出宫讲话……

他们真想来到武学大院前跪倒,籍此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可考虑到前不久才在宫门下跪过大半天,膝盖还疼得厉害,大雪也下的紧,这才把请愿的想法打消。

李晔没心思搭理无事生非的人,一通讲话发表完之后,在欢送声中离开武学。

如今武学初创,生源不足,就读者大都是达官显贵的弟子,但这并不是李晔的本意,在李晔的设想中,武学主要生源应该是神策军中表现优异者。

这样一来,禁军将士除了争立军功就多了一条上升阶梯,不过现在神策军整训尚未结束,等到从中挑选优秀者入读武学,还得要不少日子。

在此之前,武学也不能闲着,所以必须广泛招募放低门槛招生,无论寒门高门,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给民间年轻人除科举以外另一条出路,二是借机笼络权贵。

要想办成大事,李晔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当然,属于封疆大吏子侄的这部分学子也相当于那些封疆大吏的在京人质,要是他们有什么异心,还得考虑一下自己在长安读书的子侄死活。

这些都是武学的附加影响,李晔开设武学的真正动机在于,大力加强对武夫的忠君爱国教育,全面疏通武夫的脑回路,防止他们上了知识份子的当。

在这个武人掌权的时代,幕府对方镇大帅的影响力太大了,倘若藩帅是李昌符和王行瑜这种半文盲出身,朝廷根本就控制不了,因为他们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只要底下人说的有道理,他们就会照办。

白马驿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李振和柳璨等人的鼓动教唆,事后天下舆论哗然,朱温这才醒悟过来,悔恨交加之中,对柳璨等人从重处罚以泄愤。

总之就尊皇讨贼四个字,虽然听来有些招核气息,但倭人这一套就是发源中国。

返回宫中后,李晔便命内侍省派人打造十副牌匾,在上面雕刻出尊皇讨贼四个字,再用朱砂颜料染红,然后改天派人运去武学,挂到各处公共场合。

交代完这件事,李晔又想起了李廷衣,于是命高克礼去长安殿召人。

三天之期已过,不知道小姑娘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