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的导演时代> 第115章反超《集结号》,登顶日冠!(万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反超《集结号》,登顶日冠!(万更求订阅!)(2 / 3)

房。

接下来还有周末三天,相比上周的7000万,这个走势依然无比稳健,对得起现在的口碑和马小刚的名气。

《投名状》三天拿到720万,加上31号的160万,四天只拿到880万,相比上周的4000万,可以说是断崖式的跌幅了。

题材不好,情节沉重,主演都死光了,也上映了23天,盗版都出来了。

一部已经只剩勉强捞点票房了,另一部也上映了半个月,《生死频率》成为了一月份的最大赢家。

三天假日,《生死频率》的排片也已经涨到了30%,票房分别拿到580万、660万、650万,三天一共收获1980万,这一周四天总票房2340万。

上映五天总票房高达2700万。

现在,《生死频率》的热度已经超过了濒临下画的《投名状》,甚至比《集结号》也差的不是很多。

大卖已经是必然的了,不断有媒体报道电影的票房信息,影评人对于这部电影多数也是大加赞誉。

而且随着电影的持续热映,观众们对于电影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就网上的情况来看,《生死频率》已经真正开始有了大热电影的声势。

李谦和演员们也没闲着,1月4号,元旦节结束,张翰宇也从《集结号》剧组回来归位了,剧组算是难得都凑齐了人数。

不过也都没提马小刚和李谦之间的事,大家就当没发生过一样。

这就是人脉、关系广的坏处了,到处都是朋友,也到处都是朋友的的对手,说话做事都有顾忌。

要不然这时候李谦能和她们调侃一下马小刚,但是张翰宇那就要尴尬了。

索性大家都当没这回事,该宣传该宣传,该吃饭吃饭,该吹牛聊天就聊天,各论各的。

这三天里,李谦和马小刚不管媒体怎么刺激,反正就是也不说什么,渐渐地记者们也放弃了,李谦也可以清净一下了。

之后的三天周末,《生死频率》的排片依然在稳定增加,也放映了好几天了,渐渐地也顶替了《投名状》,有了不输于一般大片的热度。

4、5、6号三天里,《生死频率》拿下1710万票房,单周票房高达4050万,总票房4410万!

八天破四千万,对于一部制作成本七百万的电影来说,不管用大卖、大爆还是什么词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

《集结号》周末三天拿到2100万票房,第三周一共拿到5150万,相比上周的7000万,跌幅只有27%,堪称逆天。

而《投名状》,这一周只拿到1460万。

那贺岁档就明朗了,基本上可以提前宣布,《集结号》成为2007年贺岁档票房冠军,同时也是2007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虽然现在《集结号》总票房只有1.865亿,而《投名状》是1.876亿。

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投名状》能否破两亿,《集结号》能否超越《英雄》,成为第二卖座的华语电影。

一切拭目以待。

1月7号,新的一周,上映近一个月的《投名状》单日票房跌破百万大关,只拿到93万,能否破两亿依然存疑。

《集结号》上映的第20天,拿到320万票房票房,跌幅还算正常。

不过,这一周,贺岁档最受瞩目的电影当属《生死频率》莫属,在上映的第九天,以340万票房超越《集结号》,登顶国内电影市场单日票房冠军宝座!《集结号》保持了19天的连续日冠,被《生死频率》打破了!

原本属于《投名状》和《集结号》的贺岁档,随着原本不被看好的《生死频率》票房大卖、口碑大爆,《投名状》已经黯然退场了,接下来是《集结号》和《生死频率》的竞争!

1月8号,星期二当天,随着《生死频率》第一次超越《集结号》,登顶日冠,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报道来到了最高潮!

“《生死频率》周一单日报收340万票房,成功登顶单日票房冠军!”

“小成本电影《生死频率》将《集结号》掀翻马下,新锐导演李谦一战成名!”

“《集结号》连续20天日冠惨遭终结,马小刚导演看不起的《生死频率》成功逆袭!”

“《生死频率》拿下日冠宝座,2007年华语电影最大黑马诞生!”

“父子亲情引爆泪腺,《生死频率》票房逆转!”

“《投名状》票房惨败,古装大制作已成昨日黄昏,《生死频率》的成功证明讲好故事比大制作、大明星更重要!”

“《集结号》提前预定贺岁档票房冠军,《生死频率》年度最大黑马,张翰宇、邓朝两大中生代演员用实力证明,内地青年演员也能支撑起一部大制作,巨星不再是大片的标配!”

“李联杰、刘德桦、金成武三大巨星主演古装大片《投名状》票房惨遭滑铁卢,张翰宇、邓朝两位内地青年演员主演的《集结号》、《生死频率》票房大卖,内地青年演员的春天来了!”

......

到现在,《生死频率》上映第十天了,凭借着掀翻《集结号》拿下日冠,这是所有人之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