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的导演时代> 第89章 热议(求推荐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热议(求推荐票!)(1 / 2)

“《大白鲨》导演初涉大银幕,新片疑似科幻题材。”

“暑期掀起全国海滨旅游业大灾难的《大白鲨》导演又出新片,据发布会所述,新片《生死频率》为科幻犯罪悬疑电影!”

“接连刷新网大票房纪录的新锐导演李谦挑战大银幕,处女座《生死频率》能否再次创造奇迹?”

“张翰宇、邓朝上演父子亲情,科幻大作《生死频率》来袭!”

“据光电备案所示,《大白鲨》导演李谦新作《生死频率》备案分类确实是科幻悬疑犯罪电影,究竟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华语科幻电影的复兴?”

吃饭打怪兽提醒《我的导演时代》将第一时间在旧时光文学更新,记住域名

.......

即便是在热闹非凡的暑期档,李谦的《生死频率》开拍,依然有不少新闻开始报道。

毕竟是院线电影,又多了个科幻的噱头,远不是网大能比的。

对于李谦这个名字,绝多数观众都是非常陌生的。

鲜有人会去关心一部网大的导演,更何况电影也都过去了快两个月,压根没什么人记得李谦这个名字。

不过提到《大白鲨》,那网友们可不陌生了。

“那个《大白鲨》的导演不拍网大了?我说怎么这个月都没发现他的新电影!”

“拍什么院线电影啊,拍网大多好,一个月能看一部,《狙击电话亭》和《大白鲨》都挺好看的!”

“还是科幻电影啊,是不是真的?”

“我去,我才看到,国内有科幻电影这个类型吗?假的吧。”

“软科幻有吧,我记得八几年看过一部《珊瑚岛上的死光》应该算是科幻。”

“《霹雳贝贝》也算吧,这个是儿童科幻片。”

“科幻片怎么能少了我大《无极》,时空穿越算不算科幻?”

“笑死我了,馒头也算科幻片?”

“叽叽歪歪的,没人发现张翰宇演邓朝他爹吗?”

“看新闻报道的采访里的内容,好像是跨越时空的父子,是穿越时空的类型吗?”

“管他呢,到时候再看,反正《狙击电话亭》和《大白鲨》都拍的挺好的,这部《生死频率》也可以期待一下。”

“呵呵,网大和院线电影可不一样,我看他要扑了,还是回来拍网大算了。”

......

外界的种种议论,李谦现在都听不到了,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中。

怀柔影视基地,拍摄已经持续了三天。

胶片电影,也比数字电影要累得多。

基本上每天拍完之后,就要拿去基地的洗印厂洗印。

洗印出来,第二天晚上就和摄影师、灯光师、美术师、剪辑师一起看片子。

没问题就万事大吉,有问题了,就要临时更改计划,把有问题的重拍。

不过还好,洗出来的头两天的片子里,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才第三天,李谦就开始有点累了。

6点不到起床,和主创开会两小时,一天拍完之后,又带着他们看洗出来的片子。

然后边拍边剪,这个李谦就没有自己动手了,找了个剪辑师。

不过只是粗剪和复剪交给剪辑师,精剪和综合剪还是等拍完了自己来。

胶片电影便拍边剪很正常,很多剧组通常都是一台摄影机拍的,一分钟的戏有十几二十个镜头都是常态,一部片子下来一两千个镜头也不是特别稀奇的事。

经常有剧组就是,导演带着剧组在拍戏,剪辑师就和设备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剪辑着每天拍好的素材。

“老大,胶片机太麻烦了,我是玩不来了。”

郭凡就干个副导演,看着这三天的拍摄,都觉得不是一般的麻烦。

“麻烦是麻烦了点,不过咱们还算好的,以前制片厂那些老师傅,可比我们这麻烦多了。”

李谦摇摇头,“那时候真正一台摄影机拍到底,一个动作要拆解成三四个镜头来拍,才真是不容易。”

他们这剧组,大多时候是一机拍摄,开机仪式上的另一台是临时借来用用的。

只有拍两父子通话的戏份,那是要两个镜头同时拍,还有一些打斗戏和追逐戏会用两机。

一台摄影机拍摄的后果就是,镜头特别多。

举个例子,一人拿水杯泼了对面那人一脸的戏,用一台胶片机拍,还要特写的话,这就不是一个镜头了,起码得是四个镜头。

虽然多一台摄影机不是负担不起,不过室内戏不是靠自然光,灯光就把机位限制的死死的,这方面造成的负担,比多一台摄影机都麻烦多了。

当然,演员也会比较累,邓朝就经常不断地重复同一个动作。

每次动作一模一样也不是问题,这点都做不到的话,就不算是个合格的演员,别吃这碗饭算了。

室外戏份,全靠自然光的话,能两机就两机。

拍了三天邓朝的日常,全方位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处境,接下来要拍点有意思的戏份了。

转移到另一间摄影棚里,棚里搭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房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