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12章 晋阳始成(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晋阳始成(4)(2 / 2)

夷仪不是卫国的吗?何时变成晋国的了?从史书上找不到答案,只能猜测,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501年期间,卫国将夷仪送给了晋国。夷仪早不归晚不归,偏偏在此期间归了晋国,难道是晋国突然对夷仪发生兴趣,心血来潮抢了过来?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比如,朝鲜战争爆发,南韩被打个猝不及防,不得不向美国爸爸求助。作为报答,美国人拿到了韩国军队的指挥权。时至今日,经过辛苦谈判,韩国也只拿回了战时指挥权,日常指挥权仍在艰苦努力中。

同理可得,晋平公助卫献公复位,不可能是无偿援助。所以,最大可能是卫献公把夷仪作为礼物送给了晋国。

夷仪身在何处?为何齐国为了小兄弟不惜和晋国老大哥交兵接刃?

经过史书考证,夷仪位于山东卿城西南。翻开地图会发现,此地处在今天的山东和河南接壤附近,跟河南濮阳、范县、台前距离很近。

参看春秋诸侯国地图,夷仪处在卫、齐之间,而今却属晋国。对卫、齐两国而言,归属晋国的夷仪无异于插入两国的一把尖刀,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尽办法将之拔除。

冷兵器时代,地利之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所以,晋国也不会拱手相让。

公元前548年,为了报复齐国君主齐庄公三年前伐晋并取晋之朝歌,晋平公率师与诸侯军队在夷仪会合,攻打齐国。选择夷仪与诸侯会师,可见此地的军事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将夷仪归入版图后,晋国更是将其作为黄河以东的战略前沿,屯兵驻守,窥视卫齐。

为了报复公元前501年齐卫联手伐晋,隔年赵鞅便率兵攻打卫国。那次战役,邯郸赵午也参加了。

邯郸赵午,赵穿的后人,按照辈份来算,他是赵鞅的叔叔。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赵午一支已据邯郸繁衍生息。以温邑为根据地的赵衰一支,在宗主赵鞅的带领下仍在原地耕耘。

年代久远,再加地理区隔,就算有血缘关系,不经常走动,也难亲密。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赵旃开始,赵氏的两支开始疏远,关系淡漠。

赵鞅满腔抱负,想拉拢邯郸氏,以便增强赵氏的力量,既是情势所迫,也是利益驱动。

至于卫国人质之事,留待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