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挖地三尺(1 / 2)

甄家十口箱子抬进大房,探春急了眼。

纵使贾赦再不得烟抽,到底是袭了爵位的大老爷。邢氏代表的就是荣国府,二房再怎么撇清也没用。

更要命的是,老太太和太太本也没有拒绝的意思。邢氏自作主张,太太纵然不喜,也无可奈何。那几口箱子搬进来容易,再想搬出去就难了。

如今甄家正得圣宠,在江南赫赫巍巍,不可能说服老太太。兆梦一说,对迷信的王夫人有用,对凤姐就差了意思,更何况经历过风雨的史老太君?

探春不能行险,忖着自己的斤两,再次去搬大菩萨。

万幸,贾珠也站在她这一边。

江南之行,贾珠耳朵里灌满了甄家的种种恶行。再加上林姑父生前只言片语,令他总疑心姑姑之死或有甄家手笔,只苦于没有证据。因此无论从国事,还是从私情,他都不愿府里与甄家有瓜葛,决意搅黄此事。

两兄妹一拍即合,便有了后来的谣传。当然贾赦金屋藏娇是真的,醉话也确有其事。探春只是加了个小小的补丁——大房和二房闹着要分家。

加上画龙点睛的这一条,果然一击即中。

探春守株待兔,只等甄家人上门闹事。只盼着对方胆量大些大些再大些,把事情闹得大些大些再大些。于是在她的刻意纵容下,这把火很快就把王夫人烧了出来。

王夫人很生气。她气甄家人有眼无珠,竟迈过她去找邢氏。此更气大房行事不当,每每败坏府里的名声,以至于连分家这种传闻都有人信。

气归气,到底不敢得罪甄家。

探春见状又添了把柴火,建言不如顺着甄家的意思,打开箱子查个明白。一来向世人标榜府里的清白,二来也顺势交割清楚,免得东西入库后出毛病。

王夫人有意让邢氏丢脸,乐得借三姑娘这把利刃宣泄愤懑。

由此,暂存在大房的箱子再次被打开。

此番开箱检查不比上次,甄家人不敢怠慢,瞪大眼睛细细盘点。半个时辰过去,没找出问题。

甄家人慌了神,生怕查不出毛病,无法向上交待。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一查再查,总算让她们挑出个破绽:银票少了一张五百的。

十口箱子黄白之物,其间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样样都是珍品,单单缺五百银票?想就知道,是盘点失误。

邢夫人闻报不耐烦摆摆手,叫仆从重新点过。

又过了两柱香的功夫,王善保家的白着脸凑上前耳语,当真短了张五百的。

核查现场全是大房的仆从,邢夫人早命人看住了甄家几人,提防她们动手脚。却不想处处设防,还是搞出这么个结果。

这下别说邢夫人面上下不来,连王夫人也脸色发青。王夫人恨死了大房,臊得抬不起头。邢夫人见她缩头,当下发狠。声称不找出这张银票,所有沾过手的奴才一律打死。

别说二位太太傻眼,就连始作俑者——探春也慌了。

她和大哥哥设下巧计,只为攻心。诈得甄家人前来闹事,令两家撕破面皮重检箱子,从而搅黄了寄存的事,就是终极目标。再不想,竟会少了钱!

亲娘啊,东西一样也少不得啊。五百银票再少,性质也是偷窃。若找不出这张银票,荣国府的名声就毁了。

直到此时,邢夫人、王夫人、探春空前团结,都咬紧了牙关,查!

今天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这张银票给挖出来。

一盏茶后,有人密报:“银票是秋桐拿的。”

那小蹄子?

秋桐生得标致,自从两个月前同贾赦有了首尾,虽未谋得姨娘的名分,已然猖狂得没了边。

说她偷钱,邢氏是相信的。

邢夫人脸色刷白,细细密密的汗擦也擦不完。秋桐是贾赦屋里人,她偷钱就坐实了大房的罪状,这回丢人丢到江南去了。

她气得觉得发抖,当场审问查实,杖毙秋桐。

可惜这条人命于事无补。

对着秋桐的尸身,甄家人暗道侥幸。要不是秋桐凑巧偷钱,死的就是她们四个!

纵然早就明白冤枉了赦大老爷,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们不想死,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当场扯了寄存的条子,一路浩浩荡荡把甄家的箱子尽数抬出贾府,直奔码头而去。

邢王二位夫人面色灰败,再没了争强斗狠的心思。

探春心下五味。喜的是贾甄两家自此划清界限,不必再担心受甄家的牵连;愁的是府里混乱至此,保不定日后还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全指着她一个人补补丁,就是累死她也白搭!

半个月后,史老太君痊愈。

王夫人正犹豫着怎么向老太太回禀此事,甄家人又抬来了七口箱子。只是这回的箱子不是甄家的,而是史老太君早年间寄存在江南的。

也就是说,贾甄两家互相隐匿财产!

探春惊出一身冷汗,不敢想象这七口箱子若是从甄家抄出来的,宫中贵人会如何作想?

万幸万幸,甄家把这要命的罪证给送回来了。

好险!要不是她和大哥哥扭转乾坤,她不敢想像等待贾府的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就在探春暗觉侥幸时,史老太君两眼一翻,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