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咸鱼后我又被迫科举了> 第55章 第 55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第 55 章(3 / 4)

却被宋修濂喊住,“原二郎,我不要你名垂青史,我要你安然无恙,好好活着。”

“好啊,本

公子应你。”

烛火摇曳,屋门开了又合。

翌日,正月初六日,原武彰随郭怀远大将军前往边关,皇帝亲自送出城。同年四月,谢广筠大婚。今年是个吉祥年,皇帝的生母——懿德太后,五月份过六十大寿。

皇帝孝顺,为贺其母生辰,朝廷特设恩科。这于考生而言,无疑是天降甘露,雪里送炭。宋修濂被任命为江南一带乡试的主考官,江南离京城路途遥远,车程将近一个月。七月初他与另外一位主考官乘马车,在几位官兵的护送下往江南而去。

八月初三日,他们到达目的地,直接住进了贡院,而后贡院门锁,此后吃住都在这里面,直到考生考试结束他们阅卷完,方可出来,此制度名为“锁院”,为的是不让他们与外界有所联系,从而泄露考题。

初八日凌晨,贡院门开,上万名考生在衙役的搜检下鱼贯入场。宋修濂坐于后堂内帘之处,除批阅试卷外,不得干预考场事。他与堂内几位同考官称之为“内帘官”。外面负责管理考场各项事务者,称之为“外帘官”。内外帘官考试期间不得往来。

十六日,乡试结束,考生陆续出了考场。试卷弥封,誊录,校对无误后,由外帘官送至几位同考官手中。乡试阅卷除正副考官外,朝廷还会任用同考官帮助阅卷,同考官也称“房官”,八至十八人不等,皆从外省调入,为的是防止本地考官舞弊本地考生。

江南贡院是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是本朝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每次乡试参加人数多达上万,本朝有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考生之多,可以想见。

正因其考生多,同考官也多。这次乡试的同考官共有十六名。同考官批阅完试卷,中选之卷推荐给正副主考官。正考官宋修濂看着眼前堆叠如山的试卷,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儿。考了四辈子试,好不容易当了回主考官,本想着可以风光一次,不想却是从一个炼狱进入另一个炼狱。

待中选试卷批阅完后,宋修濂又去检阅被房官咔擦掉的落卷。昏黄灯光下,他一份一份仔细着翻阅,生怕遗漏了

哪份天人之卷。所幸,辛苦总不算白费,上千份落卷中他还是捞出了五六份合格的试卷。

未中取的试卷,他在后面写了批语,待放榜之后,这些试卷是要发放给考生的,便是落榜也得落得个明白。

所有试卷全部批阅完毕后,排出中举者名次,而后交由填榜官写榜。榜单填写无误后,再有衙役张贴在贡院外的一侧宽阔墙壁上,便是放榜。

放榜次日,宋修濂与诸位内外帘官,以及中举之人,一道参加了当地巡抚举办的鹿鸣宴。宴会一结束,他便与另外一位主考官,马不停蹄滚回京城去了。

到得京城时,桂花已谢,残瓣不见一片,余香也不留半点。他独自一人坐在院中,清冷的月光如水一样洒泄而下,薄薄凉凉,杯中的酒无甚滋味,他心里也觉无趣。家里来过几封信,信为宝儿所写,信上说,家里一切安好,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家里人很是想念他。

他任翰林院修撰,虽是个虚职,每日繁务杂多,在其位谋其事,若非重大事情,皇帝不允他随意告假而去。家里离京城来回一个月的车程,他回一趟家着实不便。他想,在翰林院任职这几年怕是都不能回去了。

不只家里,姐夫那边也有来信。姐夫的铺面又扩大了一倍,生意越做越大,姐夫信里还说,他欲开个布坊,找人纺织布,自产自销,把生意做到瞿州城最大。

不知怎的,他心不由己想到了原武彰。自原武彰去后,他这里连个说话的人也没了,将近一年,那人连封信都不予他,着实不够情义。不过,他也没给人书信一封,这么说来,倒是扯平了。

还有二姐,二姐也给他寄信过一封。二姐生了个儿子,他掐指一算,现下也有半岁了吧。每个人都过的很好,他合该高兴。可是,他心里怎么就快活不起来呢。

广筠,广筠自得了娇妻后,来他这儿也少了。

时间飞快流逝,秋尽冬来,冬来冬又去,一眨眼,又是春暖花开。

恩科殿试过后,又出了新的状元郎。恩科状元郎入职翰林院,与宋修濂同职位同待遇。二

人共职一事,相处倒还融洽。

今年是兴和二十一年,甲子年,乡试正科之年。这次,宋修濂又担任了卞京城乡试的主考官。因为有去年恩科主考官的经历,今年的主考及阅卷事务做的相当得心应手。

此届乡试后,再用不了几个月,他便要离开翰林院,离开京城,到地方上上任去了。此事他尚未禀明皇帝,只告知了老师晏启深。他的老师并不愿意他到地方上去,凭他的本事,大可继续留在翰林院,再过几年,调往六部,担任个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再进一步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

俗语讲,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只有越爬越高的理,哪有往下走的,又非是水。地方上的知县就是个七品芝麻官,他一个从六品出身的翰林,怎可屈尊到那种地方去。

可他说归说,说再多也改变不了他这个弟子的决定。相处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