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能让大孙心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能让大孙心寒(1 / 3)

林洙走后,赵骏仍旧拿起了毛笔写信。</br>这是封给皇帝和政制院的文书。</br>前面一半是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并且对于基层民间治理提出自己的看法。</br>后面一半则是写淮南这边赈灾似乎有贪腐大案,他正在着手调查。</br>赵骏轻轻地挥动着毛笔,时而沉思,时而皱眉,到了最后,停笔化作一声长叹。</br>淮南贪腐案,他其实也不过是最近这几天才知道的情况。</br>但光今天就已经能瞧出冰山一角。</br>明面上能看到的就已经有一地的转运使、发运使、知州、县令。</br>背地里还不知道藏了哪些大人物。</br>可以说此案牵扯甚广。</br>这可能就不是像亳州那样,死一个郭承祐的问题了。</br>因为淮南前些年经历的是天灾,是大旱,是瘟疫,死了很多很多人。</br>而正是这些官员的贪污腐败,导致原本应该能够活下去的贫穷百姓,却化作一副副枯骨。</br>老百姓们倒在了他们曾经视为救星的父母官面前。</br>这些人,就是罪魁祸首。</br>所以他们必须死,以此来告慰那些死去的冤魂。</br>然而大宋已经太久没有诛杀官员。</br>赵骏每次杀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朝野上下都是一片非议,弹劾的声音不绝于耳,导致在官场上他的名声非常不佳。</br>只不过以前他杀的官员品级都不高,在汴梁的时候,多是六七品以下的官员。</br>哪怕罢免盐铁司,刘元瑜其实也没有死。</br>因为刘元瑜犯的罪只是贩卖违禁物品,并不是什么死罪。若是以前,最多也就是降职,还是在赵骏的坚持下,罢职流放。</br>因此从五品知州郭承祐是他杀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并没有造成太大波澜。</br>现在呢?</br>正四品转运使,从五品知州,另外还有可能涉及原来的转运使、转运副使,原来的淮南发运使之类的一路高官。</br>这些高官不仅品级高,而且数量很多。</br>虽然因淮南大旱的缘故,他们的政绩不佳,只是平调出去,并未升迁。</br>但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四五品级,执掌一路、一州的民政大权,基本上再进一步,就能去中央担任高官。</br>比如那个孙沔,历史上后来担任陕西路转运使、河东都转运使、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等职。协助狄青破侬智高后,升任枢密副使,当上了副枢相。</br>所以赵骏担心等他破了这件案子,要大开杀戒的时候,赵祯又犯老毛病。觉得赵骏这次要杀那么多高级官员,难以接受,否决了赵骏砍人的提议。</br>其实淮南这边的官员,赵骏想杀还是没什么问题。</br>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淮南贪腐案从大前年就已经开始,横跨三年时间,淮南各地大量官员调动、流通,很多涉案官员或调往全国各地,或前往中央为官。</br>要想处理的话,就必须由政制院那边下令,从全国各地直接拿人,带回中央由御史台、大理寺审判,以赵骏的意见判刑。</br>赵骏就是担心赵祯和吕夷简他们从中作梗,把那些该死之人全都放掉啊。</br>因此默然了许久之后,赵骏在结尾又提笔写道:“贪腐赈灾粮款,令百姓死伤无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此番种种,一切案犯官员,皆不可轻饶。”</br>“纵观历史,要学会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而不是面对当下的窘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br>“历史总不乏有遗憾,是生不逢时的孔夫子,是祖国弃他如故履的韩非。是从无败绩的将军白起,死在了一场从未参与的战争。是老秦人五百年努力建立的秦朝,却在十四年内土崩瓦解。”</br>“是霍去病少年英雄英年早逝,是苏武漠北寒风中的持节不屈,是昭君再也没有回过长安。是曹操赤壁的一场大火毁掉的统一梦,是诸葛亮被五丈原秋风吹散的理想,是关羽被麦城埋葬的傲骨。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的苻坚。”</br>“是被高原埋葬,看不到故国的文成公主,是一个巅峰王朝一夜之间跌落谷底的安史之乱,是从会当凌绝顶到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杜甫,是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到身死国灭的李存勖。”</br>“是风波亭被风雪淹没尽忠报国的岳飞,是从气吞万里如虎到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崖山十万军民的慷慨赴死。”</br>“大宋之后,亦有土木堡、于谦、张居正、王阳明等诸多遗憾。还有闭关锁国的落后,甲午战争的惨败,圆明园的大火,金陵三十万枯骨的悲恸。”</br>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