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定三年,有一个道士登门拜访。
那道士是一位江湖高手,早年受过柳家的恩惠,得知柳家二房被困永宁,便只身前来,想要带柳家人脱离京城这个鸟笼。
被贬之初,他们全家被限制得狠,连永宁的内城都出不去,若是被发现,立斩不赦。
他们就像被圈养的畜牲一样,被关了起来。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何等难以忍受的事情。
而道士的出现,无疑是一道曙光,一道能带领他们脱离苦海的曙光。
可是他爹拒绝了。
私自离开,便成了逃户,永世再难翻身。
他爹是要做名垂青史的忠臣之人,岂会答应。
大兄也丝毫没有提出异议。
道士无奈之下,便在他们隔壁住下,等待他们回心转意。
柳长风时不时过去玩耍,那道士发觉他习武天赋惊人,便将他收为徒弟,传了他一身武功。
假如只是这样,倒也没有什么。
可是十二岁那年,他学轻功已有小成,正巧那时住在城门边上。
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试试能不能翻过这座城墙。
他成功了。
于是胆子越大,第二天,他便带着三妹一同去翻墙。
这一次也成功了。
他们走到了外城的明圣湖。
可惜
那时还是冬天,明圣湖上没有荷花。
他便跟三妹约好,等荷花开的时候,再去一次明圣湖。
不曾想,回来后,三妹偶感风寒,身体便每况日下。
最后那段时日,正好是荷花开的日子,她躺在床上喃喃自语说她想去看看外面的明圣湖,不知道那里的荷花开得有多好看。
没过多久,三妹死了。
许是活生生饿死的。
他们全家都沦为了贱籍,贱籍不得从商不得从政也不得教书育人,只能做些挑粪、打更的下贱工作。
他爹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儒之一,却叫他放下拿着圣贤书的手,去挑臭烘烘的大粪,他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是以他爹自被贬之后,便再也没有出过门做什么事。
全家的收入,只靠娘亲替别人缝缝洗洗,挣些铜钱,连吃饭都有困难。
当初柳长风学武,最初想的便是去官府谋个差事做做,能够养家糊口,只是他后来才知道,别说做官,他连做吏都没有资格。
五口之家,毫无生计来源。
若无那道士时不时的接济,他们早就过不下去了。
可是他爹碍于脸面,竟还要拒绝那道士的接济,每每撞见都要大发雷霆,哪怕几个孩子饿
得面黄肌瘦,他娘又新添了小妹,饿得哇哇大哭,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脸面。
三妹下葬的时候,只有一卷草席,没有坟墓,也没有墓碑。
但那是他们第一次被允许光明正大地出城,在差役的看管下,他们一家去城外找了一块野地安葬了三妹。
柳长风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境地有多可悲。
他们是被关起来的笼中鸟,永生永世都不得翻身,连看一眼外面的世界都是奢求。
回去以后,他越加努力练武,在内功小成的那一日,他找上了衙门,自请承受墨刑,只为离开京城。
一眨眼便过去了十几年。
这十几年,他在江湖上快意恩仇,仗着手中一把铁剑,所向无敌,自由自在,都快忘记了自己原来还有个家,忘了他的父母、兄长,还在永宁承受永无止尽的监禁之刑。
柳长风从冗长的回忆中惊醒,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家门。
已经深夜,但屋里却传出了柳伯良坚定不移的读书声。
自从柳家脱去贱籍后,大兄便跟打了鸡血似的,日也读书,夜也读书,为的是今年能够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让柳家重回朝廷。
这一切,都是杨明的功劳。
可叹他学了一身的武功,却
没有做到任何事情,最后还是靠这个自己以前看不起的妹夫,才达成了让柳家脱困的目的。
他走进门去,柳伯良看见他,立刻放下书,走过来责怪道:“你又去哪里了?不是早跟你说过了,要在家读书吗,怎么到处乱跑?今年的科举,我兄弟二人还要一鸣惊人呢!”
柳长风扯了扯嘴角,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先不说他了,他习武多年,根本没有读过几天书,怎么可能去考取功名?
就说大兄,读书读得倒是够多,可是写的文章狗屁不通,要说金榜题名,恐怕还差得远。
不过至少大兄还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但他呢?
他还能做什么?
柳长风一直在想的便是这件事。
如果没有了这身武功,他还能做什么?
柳长风看向柳伯良,忽的开口问道:“大兄,你说我去官府谋个差事好不好?”
他想起了自己最初习武的目的。
去衙门谋一份差事,养家糊口。
柳伯良连连摆手,一口便否定了他的想法:“那怎么成?柳家的子孙,哪有不读书,却要去做那武夫活计的?这传出去是要叫人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