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筝歌(清穿皇太极)> 167 臣子恨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7 臣子恨二(2 / 2)

风云,后世再看,大人为大明社稷、汉室江山所做的一切,永远都不会泯灭……”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百年,归去来兮,不过一场空罢了。”

袁崇焕伸手去拭她眼角的泪珠,怜惜道:“其实那封休书,两年前的中秋之夜,我便写好了。乱世之下,要守得一份真情,何其不易,你也是无可奈何,我不怪你……我只想知道,这两年,你可曾有一刻,对我坦诚相待过?”

海兰珠泪眼朦胧,不忍再说任何谎言。

“有……便是现在。”

“足够了。”

袁崇焕乌眸布满血丝,人如泥塑木雕,“满招损,谦受益……到头来,我是救不了国,救不了世,也救不了我自己……皇太极,他是个旷世奇才,这一招釜底抽薪,我输的心服口服。今日见过你,我也算了无遗憾了,你走吧,离开这个鬼地方……行刑那日,不要来刑场……”

** **

八月,崇祯帝下圣谕清算袁崇焕的罪名:“袁崇焕谋叛欺君,结奸蠹国,斩帅以践虏约,市米以资盗粮。既用束虏,阳导入犯。复散援师,明拟长驱,及戎马在郊,顿兵观望,暗藏夷使,坚请入城,意欲何为!致庙社震惊,生灵涂炭,神人共忿!”

布衣程本直上谏请求与袁公同死:“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崇祯不听。

现在的崇祯帝还未意识到,杀了袁崇焕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就如当日拿着尚方宝剑杀了毛文龙的袁崇焕,也不会想到,杀掉毛文龙,会最终将他送上黄泉路。

这些日子,海兰珠不肯离开京城。

看过宦海沉浮,世事变故后,她不停地在问自己几个问题。

袁崇焕杀错了毛文龙吗?或许是,或许不是,按照大明律法,毛文龙之罪的确该杀。

崇祯帝杀错了袁崇焕吗?但按照崇祯帝颁诏的罪名来看,除了通敌一事尚待考证外,其余罪行,袁崇焕也无法反驳。

那是崇祯帝昏庸吗?并不,他不但不昏庸,反而是聪明过了头,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试想一位不到二十岁的末代皇帝,面临着危机四伏,岌岌可危的大明朝,面对兵临城下的胡人进犯,他该如何决断呢?

是皇太极手段高明吗?但归根结底,熊廷弼也好,毛文龙也好,袁崇焕也好,都是风光一时的钦差大臣,他们到底是死于谁手呢?说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不如说,他们是死于体制。

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等罪名,将袁崇焕以磔刑处死于西市。

磔刑乃是明朝最残忍的极刑,常用处置穷凶极恶,罪恶滔天之人。凌迟刀割,割肉离骨,断肢体,尽受其苦后,再割断咽喉。当年伍子胥,也死于同样的酷刑。

而她,到底是没有去刑场。

行刑前,袁崇焕留下一首千古绝唱的遗叹。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时京城百姓深信袁崇焕通敌叛国,生绞活剐后,城中百姓是争噉其肉,其皮骨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当晚,佘明德冒灭门之祸,将袁崇焕悬挂于午门的首级夺下,在其家中后院安葬。

袁崇焕生前的旧部皆前来祭拜,几十位男儿壮士,伏地恸哭。

海兰珠躲在屋子里,无颜出去叩拜,只听着他们的哭声,手中紧紧握着那封休书,彻夜未眠。

袁崇焕教会了她一件事情。

原来,在民族大义面前,她从前所坚守的东西,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程本直所言不假,袁崇焕是痴,为国而痴。世人贪生,贪财,贪权位,唯独他不贪,只以天下为己任。背井离乡,驻守边疆,没有一句怨言,进京勤王,不顾众人阻拦,一心要入城守卫皇上,哪怕此举会被人误读成通敌叛国……因为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早已抛弃了自己生命。

以生许国之人,袁公举世无双。而臣子恨,又何时能灭呢?

她从来没有这样深刻地体味过,所谓帝国王朝,所谓千秋大业,到底是何其残忍的产物。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王败寇,这四个字,是嗜血的篇章。

这是她第一次,这样后悔来到这里,踏入他们的人生里……

: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