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2 财力薄弱(1 / 2)

反观苏小漓,内容她早已熟悉,她更多的是在学习姜室长的谈判心理和谈判节奏。</br>讲到预算环节时,干部们不约而同地发出唏嘘声。</br>200万港币!</br>按照现下的汇率,差不多相当于600万华币!</br>本已有些倦色的众人支棱了起来,眼睛里冒出兴奋的光芒。</br>夏副县长的眼底却少见的出现一丝为难。</br>夏副县长比其他人想得更深一层。</br>目前双方对项目本身都非常认可,核心问题是——“资金”。</br>照理说,这个项目是陆老爷子通过市里的关系联系的,属于市上级下达给县里的项目投资计划。</br>常规操作下,通常这样的项目需要县zheng府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按照港商的预算,县里怎么也得拿出200-400万华币出来。</br>可灵正县……</br>实在是财力薄弱,属于“吃饭型”财政。</br>甭管怎么凑,都确实凑不出足额的资金用于这个项目。</br>夏副县长面露难色,如果项目资金缺口大,恐怕不得不“报大建小”,或者还得去市里先借钱,能借多少就建多少工程量。</br>只是这样一来,港商的投资信心说不定会降低。</br>苏小漓是本地的,晓得财政上的困难程度。</br>她看了一眼对面兴奋却为难的副县长,提出了已经给陆老爷子审核过的方案。</br>“各位领导,夏县长,这个项目不需要县里出钱。”</br>众人一愣,这小姑娘说啥?</br>苏小漓将自己的规划进行了阐述。</br>不需要县里出一分钱,前提是县里需要在征地、税收、公共设施配套上予以全力支持,项目推进全过程管理人员由港商指派,日后的经营也由港商独立经营。</br>只要这三项能确定下来,港商可以独资建商场。</br>众人哗然。</br>这年头,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国营企业,其次是乡镇企业。</br>可那些都是国家控股和集体控股的,领导们都会一定程度上参与其经营,甚至往里头塞亲属和家人,可港商这套路……</br>没见过,也不知道咋操作。</br>夏副县长身边的李秘书笑了笑,开口道:</br>“几位可能有所不知,国家有两条规定,一是不能白送土地,即免去土地出让金;</br>二是对于要在当地投资的企业,不能免税。政策使然,还请理解。”</br>夏副县长满意地看了看李秘书,看来小伙子的确下功夫做了功课。</br>姜室长也很淡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来。</br>“各位领导,水往低处流,谁给的政策最优惠,我们集团就去哪儿开发。</br>隔壁的几个县为了吸引陆氏集团过去投资,给的政策很是优惠啊。”</br>此言一出,对面的班子成员开始小声嘀咕了。</br>隔壁几个县和灵正县都归市里管,怎么会政策不一样呢?</br>夏副县长心里咯噔一下,眉头微微蹙起。</br>只是当着大家的面,谁都不好说出什么别的,让港商见笑。</br>输人不输阵,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br>谈判双方陷入了僵局,夏副县长沉思片刻说道:</br>“要不今天我们先了解到这里,大致情况我会和整个班子汇报探讨,咱们再约时间。”</br>既然领导发话了,其他人也暂时松了一口气。</br>苏小漓自然不会强行推进,谈判嘛,怎么可能只有一轮就搞定。</br>她心里明白,这个项目的引进,不仅仅是为了便民,更多的是带动县里其他方面的成长。</br>竞争带来的对原有供销市场的刺激,县里的用工用人,搞建设带来的建材、装潢行业的税收,农、渔、土副产品的集散,甚至是未来拉到投资的联动效应……</br>领导们只要能思考清楚这一层,刚才她提的条件,就不是什么大问题。</br>她们一行人没做停留,姜室长赶回去和陆老爷子汇报。</br>苏小漓得赶到福利院那边。</br>设备这几天安装好了,却一直做不出东西来。</br>塑料厂厂家答应派来的工程师迟迟没到位,她心里还为这事儿急着呢。</br>她倒是可以通过发货来制约厂家,可这些都是在双方闹僵了之后才能做的事儿,苏小漓目前还不想在合同履约上处于下风。</br>化妆品店铺这边,倒是有了一线新的希望。</br>不知是哪路神仙帮了忙,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将供销公司家属院的房子买下了,听说供销公司口风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