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 大同镇城。
李弘壁带着阿鲁台、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四人的狗头,再次找到了父亲李景隆的那名亲兵。
亲兵见此情形,顿时热泪盈眶。
小公爷竟然真的做到了!
他真的杀了这些畜生!
“虎子叔,我回来了!”
“带我去看我爹吧!”
“好!”李虎一边抹泪,一边拄着拐杖,艰难地引着李弘壁来到了一处坟茕。
朱能、盛庸等人同样在场,他们毕竟都是李弘壁的结义兄弟,再加上李景隆是为国战死,所以于情于理都要前来祭拜。
只是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却见一名身形佝偻的老人,正在艰难地打理着坟茕上的枯草。
“老全叔,您怎么过来了!”
没错,老人正是曹国公府的老管家,岐阳王李文忠的亲兵,李全。
听到李弘壁的声音,李全这才陡然惊醒,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泪水。
李弘壁急忙上前一把扶住了他,眼泪也止不住地掉落了下来。
自从李弘壁来到大明后,就发现整个大明上下,包括老管家李全在内,都对李景隆意见很深。
说白了,就是纯粹的恨铁不成钢!
岐阳王李文忠那是什么人物?
开国名将,大明战神,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与徐达、常遇春同等地位的绝世名将!
尤其是在常遇春、徐达接连病逝之后,李文忠在洪武朝中期,那就是无可撼动的军方第一人!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太祖朱元璋大哭不止,悲痛之余杀了所有为李文忠医治的大夫,亲自为李文忠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嗯,排在李文忠前面的两个人,一个叫徐达,一个叫常遇春!
偏偏就是这样一位名将的儿子,被世人寄予厚望的李景隆,却没能继承李文忠的衣钵,是个彻头彻尾的纨绔草包,还两战打崩了建文朝廷的精锐大军,两次丧师辱国仓皇逃窜,丢尽了他爹李文忠的脸面,也丢尽了开国勋贵的脸面!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谁都没有想到,李景隆竟会如此不堪!
而且最为关键的,还是李景隆最后那背刺行为,更是为天下所不容!
建文皇帝朱允炆对李景隆,那真是没的说,从始至终都待他如一,哪怕李景隆丧师辱国打崩了他的主力大军,朱允炆也从未怪罪过他,一直优待安抚如初,结果到了最后,李景隆却做了反骨仔二五仔,亲手葬送了朱允炆的建文朝廷。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李景隆这个人不但能力有问题,而且人品也有问题,是以被天下人所不齿。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选择了死战殉国,让人扼腕。
看着神情疲惫的老全叔,李弘壁哽咽开口道:“老全叔,您怎么来了?”
京师距离大同,何其遥远!
现在这大明的京师,可是在南京,而不是北京!
天知道老全叔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这么快赶到了这里。
李全红着眼眶,看着这孤零零的坟茕,双赢浑浊无神。
“我该来的,自然是要来的。”
“国公爷没了,我又怎么能不来?”
“他可是我看着长大的啊!”
李全声音颤抖,饱含无尽悲戚。
“当年老公爷南征北战,一直在外领兵打仗,所以对他疏于管教,后面老国公被解除兵权后,没两年就因为旧疾复发一命呜呼了,他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骤然间身居高位位列国公,我就知道这样对他不好。”
“这些年来,我一直对他冷眼相待,不是真个因为什么他打了败仗,也不是因为他打开金川门背弃了建文,我是想着有个人能管住他制住他,避免让他惹出更大的祸事来啊!”
说到这儿的时候,老全叔泣不成声。
“他本来就是个纨绔,若再不加以制衡,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年靖难的时候,我就已经劝过他,想办法推掉这个差事,千万不要领命出征,可他就是不听!”
“以为自己读了几本兵书,以为自己多次出去练兵,就真成了什么将军了,就真的可以跟老国公媲美了,结果平白沦为了被世人耻笑的逃跑将军!”
“弘壁,你不知道,那两场战打完之后,他回府了一度想要轻生,是我苦苦哀求他为你着想,好好教导你长大成人,他这才没有去做那些傻事,此后也一直守着你这个儿子,你就是他唯一的念想。”
“后面,他之所以打开金川门,也是害怕皇帝陛下会跟他清算靖难一事,担心会牵连到整个曹国公府,牵连到你,所以才会这样做。”
李弘壁死死地咬着嘴唇,眼泪无声无息地滑落。
“这之后,你慢慢长大了,而且越发有主见,越发出色,他也愈发颓废了,连十里秦淮都懒得去,整日就待在府里面,替你守着那些东西。”
“直到,建文上次进府